图6
图7
图8

图9
第二研究室在库尔恰托夫的领导下,成立了原子能研究所(1956年),他由实验室主任变为研究所所长,直到1960年去世。期间他同著名科学家A.П.
亚历山德罗夫院士(1903-1994)(图10)、
Ю.Б.哈里顿(1904-1996)(图11)、И.К.基科因(1908-1984)(图12)、Я.Б.泽尔多维奇(1914-1987)(图13)及其胞弟Б.В.库尔恰托夫(1905-1972)等科学家共同努力, 完成了多项世界级的重大科学项目。1944年完成苏联第一台回旋加速器、1946年欧亚大陆第一座实验性核反应堆、1948年世界第一座工业生产核反应堆、1949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引爆第一颗氢弹(热核弹)。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提出禁止核武器的和平建议,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开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和开发,1954年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民用核电站、1957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座潜艇用的核反应堆、1958年建成第一艘“列宁共青团号”核潜艇(图14)、1959年建成第一艘“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图15)、1958年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托卡马克发射装置(可控核聚变装置)。60年代,研究所对现有核设施的运行、退役核设施的处置及新一代核装置进行了科学监督,确定了在原子科学和技术中使用超导性问题,70-90年代,又开创了微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空间技术专用的同步辐射源及纳米科学,本世纪以来,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在核能利用、纳米技术、生物和信息技术、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及节能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为纪念俄罗斯国家研究中心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成立80周年暨И.В.库尔恰托夫院士和A.П. 亚历山德罗夫院士诞辰120周年,国家银行于2023年还发行1枚直径39毫米的纪念银币(图16),正面为俄罗斯联邦国徽、面值3卢布、金属含量31.1克、成色92.5%;反面为三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的二位院士的肖像、研究所的徽章及原子的象征,发行量500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