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苏联著名物理学家、量子电子学的先驱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А.М.普罗霍罗夫诞辰100周年,2016年9月22日,俄罗斯发行一套1枚纪念邮票(图1),同时发行1枚小版张(图2)、1枚首日封(图3)和1枚莫斯科邮戳(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1916.7.11-2002.1.8)(图5),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省阿瑟顿,父母为被沙皇迫害而流亡的俄国革命工人家庭,1923年全家回到故乡,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接着进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研究所当研究生,1941-1944年在苏军服役并参加前线作战,1944年因重伤复员后,回到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图5
图6
1954年任波动实验室主任,1968年被任命为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当选为普通物理和应用物理学院院士,普罗霍罗夫由于研制分子振荡器与他的同事Н.Г.巴索夫(图6)一起获得列宁奖金,他还由于在亚毫米波波谱学方面的工作获得苏联国家奖,曾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五次获列宁勋章,还获得卫国战争勋章、荣誉勋章、友谊勋章和勇气勋章等等。
普罗霍罗夫从1959年开始兼任莫斯科大学教授,是物理系主任,后为苏联科学院院长顾问;1969-2001年任俄罗斯大百科全书科学编委会主席,并在1991年又创作一本大百科全书词典。早在1952年,普罗霍罗夫就和他的合作者巴索夫在全苏波普会议上提出获得量子放大与振荡的可能性报告,并在《实验与理论物理》杂志上发表,他们与美国的汤斯在大约相同时间对微波激射器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他们的思路都相同,但汤斯首先在实验上获得成功,而苏联科学家则首先奠定了理论基础。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麻省理工的查尔斯.汤斯,另一半授予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2002年1月8日,普罗霍罗夫在莫斯科逝世,葬在新圣女公墓(图7),在莫斯科大学还有他的纪念碑(图8)。

图7

图8
为纪念俄罗斯著名作家、诗人、公众和政治人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А.И.索尔仁尼琴诞辰100周年,俄罗斯于2018年12月11日发行一套1枚纪念邮票(图9),同时发行1枚小版张(图10)、1枚首日封(图11),还有莫斯科邮戳(图12)、圣彼得堡邮戳、梁赞邮戳各1枚。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12.11-2008.8.3)(图13),生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基斯洛沃茨克一个北高加索农民家庭,父亲因狩猎事故死于儿子出生之前,1924年,他随母亲搬到顿河畔罗斯托夫,童年在索博尔达过着贫困生活,在马列维奇学校学习,1936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考入罗斯托夫州立大学,选择物理和数学专业,曾因成绩优异获斯大林奖学金,1941年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在高中时就对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写散文和诗歌,曾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读文学,代表作有《莫要靠谎言过日子》等。二战期间,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获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和红星勋章,担任上尉炮兵连长,在前线不断写日记和文学作品,并将作品寄给莫斯科的文学审核员。1945年2月,在东普鲁士前线给朋友的信中,有对斯大林表示不敬的言辞,结果被苏联内务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在部队逮捕,然后送往莫斯科卢比扬卡监狱,如今在波兰还有一座纪念碑(图14),上书索尔尔尼琴于1945年作为囚犯曾在此待过三天,准备送往莫斯科卢比扬卡。

图13

图14
当年在一次特别会议上被缺席判处8年徒刑,并在刑期结束后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过着流放生活,曾在多个劳改营从事多个工种的苦役,1953年底,他的癌症出现扩散,濒临死亡边缘,1954年获准到塔什干医院接受治疗,1956年解除流放,恢复自由,同时癌症痊愈,1957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任中学教员。索尔仁尼琴的监狱和流放生活经历成了他文学作品的主题,他对马克思主义感到失望,倾向于东正教的爱国思想,1962年他的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经赫鲁晓夫批准在《新世界》上发表,由于该作品是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小说,他揭示真相的勇气和直白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甚至得到赫鲁晓夫的夸奖,被吸收进苏联作家协会,后来又连续发表了“马特廖娜的家”等3篇揭露阴暗面的短篇小说。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索尔仁尼琴也遭到围攻,作品受到批判。1965年他根据自己的监狱经历和流放生活创作了“第一圈”和“癌症楼”两部小说,但当局禁止在国内出版,1968年他的作品先后在西方问世,1969年他被开除作家协会。197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他,但他没去领奖。1973年他在巴黎出版了描写极权主义的大作《古拉格群岛》,这次他在苏联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1974年被剥夺苏联国籍,强行遣送出境去西德,后来又去了瑞士、美国,在美国生活了18年,他几乎将西方的所有褒奖和评论都置若罔闻,拒绝加入美国国籍,毫不留情的批判自由主义,当得知苏联解体,他又大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其立场让两个阵营都无法与之相处。1994年5月27日,索尔仁尼琴途径马拉斯加、马加丹、伯力,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祖国,但他沉痛发现,祖国已面目全非,便痛心疾首的指责国家分裂、社会无序及官员腐败,而普京重振东正教教会权威等做法却深得其心,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开始向普京致敬,普京也将《古拉格群岛》的内容列入中学教材,1997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98年12月11日,正值索尔仁尼琴80岁诞辰,叶利钦给他颁发圣安德烈勋章,被他拒绝,并说“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但2007年,他却接受了普京颁发的俄罗斯国家奖。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因心脏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葬于莫斯科顿斯科伊公墓(图15),8月6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去了作家墓前(图16)。

图15

图16
2011年12月11日,在作家诞辰93年之际,顿河畔罗斯托夫大学的建筑物上安装了作家的青铜浮雕(图17)、2018年12月11日,在作家诞辰100年之际,莫斯科竖起了作家的纪念碑,普京总统参加了揭幕式(图18)、在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有作家的纪念碑(图19)。

图17

图18

图19
2008年12月10日,为纪念索尔仁尼琴诞辰90周年,俄罗斯发行1枚邮资封(图20),封图是作品《古拉格群岛》;2018年12月10日,为纪念作家诞辰100年,吉尔吉斯斯坦快捷邮政发行一套1枚纪念邮票(图21),同时发行1枚小版张(图22);另外,利比里亚、安提瓜和巴布达、格林纳达也发行了纪念邮票(图23),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马尔代夫、赤道几内亚发行了纪念邮票(图24)。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