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荧光一号”于2011年11月9日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与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一并进入太空,计划经10个月飞行后,进入火星轨道。但是,搭载有“荧光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却未能按计划变轨,目前仍滞留在近地轨道运行,并且轨道逐渐降低,专家预测,将于今年12月底至明年2月间坠向地球。11月10日俄罗斯航天局先后两次与探测器连线均告失败,11月22日,火星探测器首次给地球回信,传出了沉寂13天后的“首个生命迹象”,欧洲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机构正紧密合作,试图挽救探测器,但飞往火星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距太阳第四近(地球是第三近),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则为687天。西方称火星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
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而荧光像火,其亮度常有变化,在天空中运动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故称为“荧惑”。
自1960年至今,人类向火星发射了40多个探测器,其中只有15次进入火星轨道,8次成功着陆,并释放了3辆火星巡视车。在苏美两国中,虽然苏联在先,但成功率却低于美国,因此火星被业界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1960年10月10日和14日,苏联分别发射两个火星探测器,即“火星1960A”和“1960B”,但它们连地球轨道也没飞出去,均以失败告终。1962年10月24日,又发射了“火星1962A”探测器,也失败了。
1962年11月1日,发射了“火星-1”探测器(图1-图4),图1为“太空纪念碑”邮票上套印“1962.11.1
地球-火星”,但在飞往火星的途中,于1963年3月21日与地面失去联系;1962年11月4日,发射的“火星1962B”探测器,没能飞出地球轨道。

图1
图2
图3

图4
1964年11月30日,发射了“探测器-2”号,在飞行中与地面失去联系,2个月后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1965年7月18日,发射“探测器-3”号失败;1969年,发射了“火星1969A”和“火星1969B”两个探测器,均失败,星箭俱毁。
1971年5月19日和28日,先后发射了“火星-2”和“火星-3”探测器(图5-图8),经过6个月的长途旅行后,“火星-2”号于11月27日抵达火星,然而不幸赶上前所未遇的火星特大沙尘暴,着陆器与轨道舱分离,在着陆过程中由于反推火箭失效,导致着陆器直接在火星上坠毁。从某种意义上讲“火星-2”号算是人类第一个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它的轨道舱仍负责观察火星及其环境状况,一直工作到1972年。而后的任务重担便落在“火星-3”上,12月2日,“火星-3”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表面软着陆,这是航天史上第一个人造航天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上,令人遗憾的是着陆的电视信号仅持续22秒钟就中断了。

图5
图6

图7

图8(下半部)
1973年7月21日和25日,先后发射了“火星-4”和“火星-5”两个探测器,“火星-4”于1974年2月10日到达火星附近,因发动机故障未能进入火星轨道,而是在距火星表面2200公里飞过,只传回了部分照片和数据;“火星-5”于1974年2月12日到达火星附近,进入了火星轨道,拍摄了照片,传回了数据,但工作不到10天就失去了联系。1973年8月5日和8月9日,先后发射了“火星-6”和“火星-7”两个火星探测器,“火星-6”于1974年3月12日到达火星附近,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并进入火星大气层,但在最后着陆阶段失败;“火星-7”于1974年3月9日到达火星轨道,但根本没靠近火星轨道就失去联系(图9)。

图9
一系列的失败使苏联放弃了对火星的关注,转而关注近地轨道飞行器、空间站和金星探测器,一停就是15年。1988年,苏联再提火星探测计划,探测目标由火星本身转到了火星的卫星——火卫一,计划发射两个探测器。(原来火星有两颗卫星,即“火卫一”和“火卫二”,在古希腊神话中,“火卫一”和“火卫二”是火星的两个儿子,火卫一叫福布斯,火卫二叫戴莫斯)。1988年7月7日和12日,苏联相继发射“福布斯-1”和“福布斯-2”两个探测器(图10、图11),探测器的运行程序来自苏联,仪器设备则来自14个国家。“福布斯-1”在飞行途中因地面控制中心错发一个指令,便于当年9月2日与地面失去联系;“福布斯-2”于1989年1月29日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但在3月27日,“福布斯-2”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整个探测计划失败,遭受巨大的损失。

图10
图11
为了接替“火卫一”的两个探测器,俄罗斯又制定了“火星-94”计划,但因计划多次推迟,探测器改名为“火星-96”。1996年11月16日,俄罗斯用“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
“火星-96”探测器,但由于火箭的第四级点火失败,于11月18日坠入智利海岸以西、复活节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就这样,耗资3亿多美元、由22个国家的航天中心和科研单位参加、化了10年时间建成的“火星-96”成了泡影。这次失利不仅是俄罗斯航天事业的重大挫折,也是人类探测火星计划的一次重大损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