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与听课、议课与评课的区别
通过学习“观课议课”相关内容,让我对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式——观课、议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听课、评课”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就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两者之间的区别。观课与听课从字面上只是“观”与“听”的不同罢了,但就是这一字之差使之成为两个不同概念,两种活动的开展同样对课堂教学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着截然不同作用。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有:
一是核心任务不同。观课指的是教师运用多种器官(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想等)捕捉课堂上教与学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对教师教的反应,比如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我们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回答,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之间是怎么讨论的,气氛如何等。而听课往往就是要求听课教师通过耳朵去听听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回答,仅仅是从听觉方面捕捉信息。
二是两者对教师的课堂要求也有不同。观课活动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全面掌握课堂上教与学两方面的动态发展,要着眼细微处进行捕捉信息;而教师在听课活动活动中可以适当放松,即使对某一环节没有了解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三是参与的准备工作也不尽相同。因为是观课,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教学课题的信息,只有做到了细致准备才能“入微观察”,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而听课虽然也要求教师事先熟悉教学内容但并不是很全面,有的甚至走进课堂才知道课堂教学的内容即使如此也不会影响到听课任务的完成,如果是观课那就不同了,不全面了解教学课题信息的教师是无法完成观课任务的,至少不能捕捉或发现精彩的值得讨论的信息。
正是因为观课和听课的区别所在,由它们之间而深入开展的两类教学研讨活动——议课与评课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又存在哪些不同呢?
一是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议课主要是围绕观课过程中的教学现象进行深入讨论,以谋求更好地实施教学的新方法、新举措,进而让所有的参与教师都有新收获;而评课则重点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进行等级划分,最终确定“什么环节是好的,什么地方又是有待改进的”,进而展示的是评课教师建议的有效性。
二是对参与活动的人员要求不同。原先教师在评课时常用诸如“我认为这个环节存在不足,是否可以这样改进……”等语言进行交流,把自己置身于作课教师之上,往往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现在的议课中,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平等的,议课教师也不会用带有肯定性语气进行了交流,大都是用平和的语气畅谈在观课时看到的学生表现进行询问,在得知作课老师的初衷后进行再研究,在与作课教师的互动中找到更为合适的有效教学方法。
三是两种活动的氛围环境也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评课活动中,作课教师往往有心理压力,有时甚至对评课教师的苛刻意见进行反驳,活动氛围显得有些紧张,但新课改下的议课活动仅仅是为广大教师研究教学搭建了一个平台,彼此间仅仅是为教学现象进行交流,气氛活跃,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始终是地和谐地进行互动,效果当然就不同了,在促进专业化成长的同时更能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当然它们之间也不是没有相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观课活动也包括了“听课”,议课过程中也是含有“听课活动”的存在,只是观课、议课的活动内容与深度比“听课、评课”的广罢了!当然听课、评课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说对临时性地教学能手参评很大程度上就需要进行“听课、评课”。
但有一点必须认可,我们在平时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更多的应该是“观课、议课”,因为我们教研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而非“对教师进行优劣的分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