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转经廊的长度,对于他们毫无意义。因为信仰,他们往往是用毕生的时间,在度量虔诚。
---- 题记




这是第二次去拉卜楞寺,前次是在二0一一年十月的路过,那时寺院还在大修缮,周边的小街和僧舍也是破旧不堪,只随寺里的讲解走完所有的经堂,便匆匆离开。



这次特意安排在兰州接机家人后,夜宿夏河,去感受拉卜楞寺的朝阳日暮、梵香经声。初入夏河,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如今的拉卜楞寺,寺院金碧辉煌,僧舍简朴规整。夏河县城宽阔的商业街已与寺院相接。这里僧俗融合,繁盛兴旺。



拉卜楞寺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鼎盛时期有僧众三千余人。曾经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目前拉卜楞寺的宗教体制以六大学院为主,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学院分别设有闻思学院(显宗)、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续部下院(后五个学院属密宗)。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拉卜楞寺的信男善女分布广众,在藏区颇有影响力。



拉卜楞寺环绕寺院的转经廊,长约3.5公里。据称是世界最长的转经廊。 每天清晨,络绎不绝的僧侣信众,顺时针环绕拉卜楞寺,口诵六字真言,神情安定,一路转动无尽的经筒,虔诚之心,甚是感人。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越多,越表明对佛的虔诚,可解脱世代轮回之苦。于是教众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次转动就当念颂经文一次,反复转动经筒,就相当于念诵了成百上千遍的六字真言。转经被视为是忏悔往事、消灾避难、修积功德的最好方式。因此在藏区,几乎随时、随处可见手持转经筒,或在寺院转经的教民。



其实,转经廊的长度,是不是世界第一?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众,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信仰,他们往往是用毕生的时间,在度量虔诚。
------------------------------------------------------------------
清晨,拉卜楞寺。

在寺院对面凤山的小山头,可以俯瞰拉卜楞寺的全貌。当朝阳的光晖渐渐洒向寺院的红墙碧瓦,熠熠生辉的金顶,闪耀着明净温暖的光芒。

上供品的小僧人。

晨课完的老喇嘛。

佛学院伫立的僧人。

晨光照耀的寺院和僧舍。

僧舍外闲步的僧人。

经堂边行色匆忙的喇嘛。

长廊转经的教民。


面向寺院磕长头的信众。
------------------------------------------------------------------
拉卜楞寺,寺院。

拉卜楞寺地域宽广,但核心寺院主要分布在靠北的山麓。


闻思学院。


大金瓦寺。

弥勒佛殿(右)和小金瓦寺。


弥勒佛殿前诵经。


大经堂。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金碧辉煌的五层宝塔造型雄伟,气势庄重。供奉有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寿佛像。

拉卜楞寺的讲解僧人。
(部分照片摄于2011年10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