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境不丹,第一天在帕罗,路过一家工艺品商店,面对橱窗,那顿时就是相当的惊诧。橱窗里神圣的佛像与木雕的男根并排陈列,商店年轻的女售货员神情坦然的接待着几个选购男根的西方游客。印象里的不丹,本是传统保守,重佛兴礼的国度,此情此景真有些被颠覆的感觉。估计这种惊异和难为情,是初去游客的一贯反应,所以旺地就认真的告诉我们,去了切米拉康,就知道这种独特情况的缘由了。


切米拉康,不丹语原意是“无狗的寺庙”,意译觉得应该是“镇邪之寺”。寺庙在不丹算是一座特别的寺庙,供奉着号称“癫狂圣贤”的神僧朱卡库拉。
传说朱卡库拉自幼在寺庙依戒律修行,受教于众位高僧。青年时期,弃绝了传统化的僧侣生活,离开寺院,带着弓箭四处游历,一生走遍西藏和不丹,用贴近世俗生活的语言、荒诞疯癫的手段来弘扬佛法,让人在平常生活中领悟佛理真经。他更是不守佛门的清规戒律,离经叛道,行为举止怪诞,认为双修可以开悟通途,他的传法常常与性有关,信徒纷纷以与其交欢为荣。朱卡库拉也逐渐演变为强盛繁殖力的代表。在不丹有很多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传说他佛学高深,法力无边,雄性威猛无比,经常衣不蔽体,曾以他的男根降服恶魔,所以朱卡库拉镇邪降魔的男根,在不丹被民众视为守护神。


想来,在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生命延续必须付出极大的精力与代价,对生殖能力的崇拜就逐渐成为了一种信仰。同时因为对神僧法力的崇敬,把男根膜拜为驱邪除魔的神物。于是这种独特的生殖崇拜文化在不丹流传至今。男根崇拜的图腾也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惊的。

切米拉康只有一进院落,一个小佛殿。殿堂中间供奉释迦摩尼,右侧为朱卡库拉塑像,塑像裸露下体,男根夸张变形。这种明目夸张的表现方式足让游人面红耳赤的。进寺庙参拜,喇嘛用代表朱卡库拉男根的骨雕和木雕敲击你的头,这是对朝拜者的崇高赐福。


因为神僧,这里就成了不丹的求子的圣地,有多年无子信徒在此地得喇嘛赐福后,回去即有身孕,据说非常灵验。




在这一带,民居、商店的外墙,都绘有这些色彩鲜艳,拟人描绘的的男根,长着眼睛,彩带萦绕。分列在门窗两侧,犹如是守门的金刚。木雕的男根,挂在屋内,是镇宅之宝。挂在身上,就是护身符。

路标。

神的耳坠。


这些彩绘与木雕是不丹民众崇拜的神物法器,与尘世的遐想没有任何纠结...

在切米拉康求子成功,带着小孩来还愿。

带小孩来向信奉的高僧祈福。不丹小孩的名字都是高僧所赐。旺地说,在某一地方,寺庙里某个高僧爱取什么名字,那么那一地方就会有许多同一名字的人。

切米拉康转经的老妇。

切米拉康前巨大的菩提树。



切米拉康的小喇嘛。不丹人相信送孩子出家可以给家里积福积德,当地人有将孩子送进寺庙做喇嘛的传统。寺院也是所学校,孩子们在这里接受宗教和文化教育。这些活泼的孩子也为寺院增添了生气。


专心做功课的喇嘛。
----------------------------------------------------------------------------
田园风光:


切米拉康一带,稻田千重,美不胜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