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2013-06-24 07:44:22)
标签:

高考

科举

阆中古城

贡院

旅游

分类: 多彩云贵川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又是一年考试的季节,那些小考的、中考的、高考的学生,那些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做外公外婆的,都在炎炎夏日,在内心的忐忑和焦躁里,承受着高温和内心双重煎熬。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阆中古城的贡院,是全国保存着的仅有的两处科举时代的考棚之一。科举与高考,贡院与考试院,名义各异,生息应该是相通的。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现在贡院里,把当年的“科举”考试,作为旅游复古项目,天天在上演,游客也可参加其中。这种“科举”,游客交钱就可参与,参与就可中举,中举就可升官儿。这样轻松快乐的好事,不妨穿越一回,在考试季节焦虑的热浪里,愉悦一下下心情...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阆中在清朝时期,曾代为四川省会十年,因此设立有省级考试机构。贡院为三进四合亭式建筑,正厅为公堂,两厢房为考场,考试、评卷、食宿、休息等功能齐全,保存完好。只是不知道当年在回廊穿行的书生,有没有怀揣着高考这般山大的鸭梨。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致公堂上的主考大人神情严峻,貌似公正严明。经主考大人点验完正身,衙役鸣锣开道,送入考场,大人高呼“开考”,考试正式开场。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那时代也是有兵勇把守着考场的,他们应该相当于高考时执勤的警察叔叔吧。一看就知道这哥们儿是坚守岗位严格执法的人,能把假戏都真做了。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考场虽然没有远程监控,没有电子屏蔽,考场设置比现在还严密,一人一小间,监考大人来回巡视,考生更像是囚禁在小笼子里的。不过,这监考大人也不要太认真了,你这样严酷的样子,要是在钟祥市三中,是要挨打的。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还真有人把四书五经小抄在衣裤上作弊,那小楷还写得真是清秀。这样的事情,读书时也干过(坦白从宽)但是没前辈这么下功夫,最多只夹带些小纸条,现在才知道,这师傅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如果前辈知道现在的高科技手段,他一定会在地下翻身的。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考完,交卷。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安心喝茶,坐等放榜。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公布评分成绩,和中举的录取分数线。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主考大人公布中举名单,和颁发中举证书。中举的书生,放到现在,就直接相当于一只脚踏在县处级官员之列了,就不用提拔时改年龄、搞破格,和坑爹那一档子麻烦的事了。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中了,中了”,十年寒窗,终于熬出头了。兄弟,不要只顾自个高兴,忘了给你妈妈打个电话,为你读书,她容易吗!?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这个考场舞弊被抓获的倒霉蛋,还围攻监考大人,重戒改过,发配到钟祥市。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看看这两位中举之人,都是饱读诗书,读近视了眼睛的。金榜题名的大喜,两位(游客)笑得也太含蓄了吧。因为重庆**视频,大批官位空缺,两位举人当堂委任到重庆,即刻到北碚等地就任去了。
阆中贡院,穿越高考。
    作为一项制度,科举也好,高考也罢,不管是赞赏,或是攻讦。我觉得,考试制度的本身还是公平合理的,问题在于,一项制度太严重的决定着个人的前景,又少有其他的途径来改变个人的命运,考试就负担了全民太沉重的悲欢交集,注定也要承担着全民对考试的爱恨交加的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