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路(5):“聚宝盆”的荒凉

(2011-04-24 22:19:16)
标签:

柴达木盆地

青海湖

青藏公路

自驾

旅游

分类: 大美西北
    第十二天(2010年10月04日):

    10:00起床,从格尔木出发,经柴达木盆地,干粮午餐,18:40到达倒淌河镇晚餐,21:00过西宁,23:15到达兰州夜宿。

    全天里程996Km。总里程5307Km。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青藏公路一路穿越,虽然高原环境恶劣,人迹罕至,但是,高原的草甸生态保护完好,秋色浓美。离开格尔木,青藏公路沿柴达木盆地东南角擦边而过,沿途才真正领略了大漠戈壁的旷野空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终年干旱少雨,狂风肆虐,形成著名的“雅丹”地貌,盆地沙砾沉积,一片盐碱化戈壁的荒芜景象。但是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铅锌矿资源,盐的储量更是高达600亿吨,历来就有着“聚宝盆”之称。

    看来自然造物,总是公平的,就如柴达木,外表的荒凉,却隐藏着矿藏。看来上帝造人,也是如此,亦正亦邪,自有生存的理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柴达木盆地植被稀少,只生长着少数的盐生植物,稀疏生长在戈壁荒漠。虽然历尽干旱盐碱,却是孤独自赏,春去秋来,坚强的演绎一段短暂的荒漠风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再恶劣的环境,总有顽强者,孤独的扎根坚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荒漠中少见的"绿洲",年复一年的大漠风沙,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正快速的吞噬着人们的家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盆地的边缘,雪山之下,偶然也有绿草如荫的草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途经的“茶卡盐湖”,生产久负盛名的“大青盐”,探明的盐储量4.5亿多吨,据推算,可供全国人民吃75年。因走过盐湖,在今年“抢盐潮”时,我信都没信,特电告青海的朋友,玩笑真缺盐时,让他给发一大卡车过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邻近青海湖的地域,开始走出荒漠地段,蓝天白云,牧草丰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黑马河乡附近,转过一个山头,视野突然开阔明朗,一年之隔,骤然又见青海湖!秋天的青海湖,湖水湛蓝,湖岸苍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真羡慕青海湖边那匹淡定的老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着这条路,终于知道在前一夜,为什么看着格尔木的灯光,开了半个小时,车才到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