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汨罗市因汨罗江得名,汨罗江又因楚国大夫屈原在这里怀沙自沉而闻名。现在这里被誉为“龙舟起源,忠魂故里”,一代先师的忠魂在此流芳了两千多年。端午节后十天,有要事去汨罗,得以一游屈子祠。

屈子祠位于汨罗玉笥山,这是全国纪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筑,始建于汉代,现看到的是清乾隆皇帝下旨修建的。建筑规模不大,但简朴凝重。

屈原大夫画像。憔悴忧郁的神情刻画得很入神。现在描画屈原的作品,大多反应他对国家忧虑悲愤和为理想献身的悲剧一生。但他作为诗人,寄情于香草,寓意于瓦釜黄钟,却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没有一副画像,反应出大夫的这一面。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一副纪念屈原的著名对联。

进正门的黑木金字屏。上面刻着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屏楣上书“光争日月”。

正堂前有四棵桂花树,在此伴随忠魂四百多年,金秋的花香仿佛昭示着屈原大夫为信念献身的精神流芳于世。

屈子祠的正堂,里面安放屈原大夫的灵位。
每年端午,在正堂前有“祭屈大典”,今年仪式上,有上百名的青年才俊,着汉服,诵《离骚》,场面隆重华丽,我想是意在教导一代青年,继承先师忧国忧民,坚守理想,上下求索的高尚情操,但愿他们铭记在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建的“屈原碑林”。有一对联“古今尊至圣,中外仰先师”。
因为过了端午十天,错过了汨罗每年最盛大的纪念活动“国际龙舟邀请赛”, 只看到了屈子祠前供游人拍照的龙舟模型。

这才是举行国际龙舟邀请赛的地方,刚涨过一江洪水,广场上淤泥淀积。每年的端午,龙舟竞渡,两岸人山人海,甚是热闹。

端午刚过,气氛犹存。

滚滚东去的汨罗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