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彩贵州 • 西江苗寨(1)

(2010-06-20 16:28:58)
标签:

西江苗寨

吊脚楼

十二道拦门酒

苗绣

黔东南

贵州旅游

分类: 多彩云贵川

    因为一些事务,想去贵阳和遵义征询客户的意见。正好端午节三天假期,带着家人自驾到贵州。十四日朝辞重庆,经遵义、夜宿贵阳两晚,忙完工作,走马观花游西江苗寨,十六日回渝,直接送孩子到学校上晚自习。往返全程一千四百公里,虽然匆忙,但工作旅游两没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江苗寨是我国最大的苗寨,是苗族历史上第五次迁徙的一个定居地。距贵阳市约二百三十公里,现在寨子住有苗族一千多户,六千多人,号称“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寨门的迎客仪式,按苗族“十二道拦门酒”礼节进行,这是苗族迎客的最高礼仪。身着盛装的苗女,头戴仿牛角银饰,脚步原地轻移,身上的银饰清响悦耳。她们会手捧牛角盛满的米酒,送到客人嘴边。我一看那阵仗,十二牛角下来,那不得晕乎啊,从寨门边儿遛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山腰上看苗寨,寨子靠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蔚为壮观。苗族历来择山而居,苗寨依山傍水,连绵成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以蓝色为主调的苗族服装,色彩艳丽,但面料已经工业化了,阿婆的装束,肯定没有穿自家挑花刺绣的苗衣协调。据说苗族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是各民族中最丰富的。著名的苗绣,估计也在面临走向没落的尴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这两个苗家妇女的装束,可以看到现代多元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融汇。这个背影很惊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苗寨的街景。屋檐下挂着的马灯,想象在月黑风高之夜,那灯光一定很复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苗寨的小道,沿山而建。在这样有七十度以上的山坡上建吊脚楼,基座多用卵石垒成,几百年风雨,没有“楼倒倒”,可见苗寨建筑的巧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绣品行”楼上的阿婆,一种沧桑的眼光,张望窗外多变的世界。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个有陈晓旭版林黛玉忧郁气质的苗族阿妹,就叫“苗黛玉”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苗寨“记忆的旧痕”酒吧,很有意境的名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沧桑屋檐下,生机盎然的葡萄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苗寨山下的主要街道,已经完全商业化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临水而建的吊脚楼。基座高达十米以上,典型的苗族建楼的三层结构,一楼放农具、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是粮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基座的卵石和吊脚楼上的“美人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