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神女峰》
从前的屈原到现代的领袖和诗人,两千年来把巫峡山峰上的那根石柱赋予了诗意和感情,使之成了一块最情感动人的石头。上中学时,就有年轻的语文老师,狂热爱好朦胧诗,曾在课堂赏析舒婷的《神女峰》,那份如痴的深情,如醉的表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只是当时少年的情商,哪懂得千年幽怨,那懂得诗人的意境和立意。
后来几过三峡,也曾想,为什么各地那么多的奇峰异石,都远不如神女峰的传说那样悠久那么感人,我妄想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巫峡的山高峰险和急流险滩,多少亡命三峡的船工渔夫,让神女承担了千百年的生命之重和爱情之重。如行船急流的船工,就把她神话成了斩恶龙,指引航向的瑶姬;命悬险滩的渔夫,就把她指认成了迎送夫君的“望夫石”,这样生生不息,使千百年的亲情守望都寄托在了不言的神女...
如今险峻的巫峡已成平湖,现代的船舶早已能劈风斩浪,三峡的红叶节,也是热了一届又一届,神女的传说,也不再是旅游宣传的热点,神女依旧,风清云淡。但在我看来,三峡红叶的美,其实在于有大江磅礴的映衬,有峡谷巍峨的背景,最重要在于有人们千百年赋予神女的真情感望,这才红了三峡的红叶。我把红叶只当是神女衣裙上灿烂的点缀,三峡流淌的主题,永远是在悬崖上展览千年的神女。

雨中远眺神女峰,山峰旁有隐约飘渺的神女,千年烟雨,伫立守望。
游船停靠神女溪码头,登神女峰需要渡船到对岸,虽然三峡已蓄水,但还是山势陡峭,海拔约千余米。

神女裙摆上深秋红叶的颜色。

红叶映江面。

三峡处处是风景,坚实的绝壁,神秘的山洞,山洞流出的苍黄翠绿。

船行三峡,红叶碧水,别样美丽。

登山的路,大多开凿于陡岩,岩石峻峭坚硬,有如泼洒了水墨,流淌着淡雅。

大江东去,深切的峡谷。平静沉默的大自然,蕴藏着我们没有感知的巨大能量。
登山途中可以俯视长江,江上行驶的滚装船,从宜昌到重庆或万洲,可装载几十辆载重汽车,免去车辆走318国道几百公里的山高路险,现在东部地区的车辆主要乘滚装船入重庆。

走到这里可到码头乘船回去。再往上,路陡道窄,雨天大多数人在此开始放弃登顶。

无限风光在险峰。
没有峡谷的险峻,就没有三峡的壮美!

登顶的红砖路,够陡够险。
江上的船夫,潇洒摇着小木船,穿行碧水红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