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朋友急电,就拿随身一手包,穿着一件薄衫和风衣飞到陕西,这时的关中平原,两场暴雪刚过,地面的雪已基本融化,只有房顶还残留着积雪的痕迹。薄雾之中,麦田的青绿和着清冷的寒风,寒冷也还映衬着生机。朋友们闲时总说着今年的雪如何的早和大,说到滑雪,说到太白山...我想起,太白山在0四年,我也曾经有一次突发奇想的攀登,于是翻出了这些老照片。

太白盘山道。有十几公里,从汤峪上山的必经之道。
0四年七月,重庆酷暑,于是躲到了汤峪,那真是神清气爽的日子,二十三日一时兴起,和朋友提起去登山,以为消遣爬山玩玩,居然穿着皮鞋、短T衫就开始上山了,结果一路狂风暴雨、风餐露宿,第一次成了真正苦行的驴子。

太白山的路。虽然是国家森林公园,但那时没有修路,都是随意踩出来的羊肠小径。
过索道站,听店家极力鼓吹,租了羽绒服,买了一次性雨衣,在他们疑惑的目光中,我们气志昂扬继续前进。后来才体会到,那羽绒服和雨衣简直是救命稻草啊。

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
在这里有“一脚踏南北,一水流两域(长江、黄河)”之说,很有意义的地标。

这里的海拔在3550米左右,还没到最高峰,一般的游览也很少到此。

暴雨后拍的山路和石海。
过了检查站,路就更难走了,浓云从山下汹涌而上,狂风从山口呼啸扑面,夹着的冷雨刮得脸生疼,睁不开眼,看不见路,风雨大时,只能蹲在路上,进退两难。

石海。好象是第四纪冰川消退时留下的遗迹。整山坡都是茫茫石海,自然造物,蔚为壮观。

可能是在南北分界岭,天气变化莫测,时而狂风冷雨,时而暴烈阳光,衣服也是冷时被淋透,晒时焐得难受。看着云从山下来,顿时雨从头上降。

路上有只“啸天犬”。

拜山客。
太白山崎岖山路上的特殊群体,衣着单薄,背带干粮,头脚戴着塑料袋遮挡风雨,她们有些已过八旬,有些要步行数日,到太白山大爷海边的神庙虔诚朝拜,夜里靠坐在庙里互相挤着取暖。虔诚之心,山神应该感动了。

大爷海。
一座高山湖泊,海拔3600米,旁边有一座神庙,一个护林点,夏季有二个护林员,算是长住人口,当天登上去了九人。旁边有护林员设的大帐篷,住宿收费,每人一床潮湿的棉被,不论男女一溜挤在里面,寒风呼啸中哆嗦了一夜。
一直浓雾,没拍下大爷海全照。第二天因天气恶劣,被护林员劝阻,没再继续上行,就匆匆下山了。下得山来,皮鞋全都漏水报废,脸开始脱皮,太白山让我“旧貌换新颜”。
又有朋友说,我走的那条路不是太白山最好的风景,应该怎么走看云海,怎么走看日出,那里能拍到最美的风景如何如何,我们就相约好了,明年夏天再上太白山。

太白山的瀑布

太白山野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