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仕强:中国人为什么难管

(2012-06-04 06:41:14)
标签:

杂谈


一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中国人是聪明的,但总是没用在刀刃上。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难管的,不管用什么方法管他,他总有一套应对的办法。其实,说中国人难管,是因为你要管他;如果你不想管他,中国人并不见得难管。可是不去管中国人的话,中国企业到底该怎么管?


中国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研究中国式管理三十余年,深知中国人的特性。他携新书《中国企业怎么管》做客网易微博,与广大网友聊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难管”。


提问:祝贺您的新作《中国企业怎么管》出版!您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出版了中国式管理的系列图书,这本《中国企业怎么管》,是不是您的集大成之作?


曾仕强教授教育:集大成是孔子的专有名词,这本书是多年的尝试,慢慢积累而成.


提问:中国人为什么难管?在您看来,深层原因是国人的劣根性还是制度问题?

我不认为中国人有劣根性,自主性高就是有尊严,中国人是最有尊严的,管理企业,要造就一种氛围,自己管好自己。老人的无为,就是提倡要尊重中国人的自主性


提问:现在有很多组织,大力全力发扬传统文化,但感觉很极端很强势,必须要买他们的产品书籍等,例行的活动必须积极参与,但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而这些组织者却强调是因为不真诚所以会感觉无意义;本人理解就是他们太迷信;请问曾教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呢,我们该怎样做呢,才有利于社会大众,以及后代?

这是受了商业化的影响,商业化是不好的,我们需要商业,但不能商业化。商业化不符合中国式管理,商业化将会吃掉所有的人类的文化


提问:假如一个公司里,有什么事,员工都不热心,这是员工的问题还是公司的问题?

这是公司的问题不是员工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管理要补救的。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干部做起,干部的任务就是让老板放心,让员工热心


提问:中国人难管,但管是一个双向行为,员工难管是一方面,领导不会管也是一方面,请问增老师中国领导都欠缺那些管理能力?

存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要改变自己,不能想着改变领导


提问:很多企业的管理章程中都有这样的两个字——罚款。而且大部分上层领导声称,罚款不是目的,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事实也是如此。但我们可不可以把这种现象认为是对企业管理的一种歪曲,在我国的企业当中,凡事都要先和自身利益挂了钩,管理才能一路绿灯,员工素质才会提高?

这当是歪理,罚款不是目的,这种话只能骗老板自己


提问:中国古老的管理智慧如何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与时俱进呢?

中国人的管理智慧永远是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现代人没有素养,不能自己调整自己


提问:是因为有太强的自主意识还是没有自主意识?是没有清楚认识到自身在企业所处的位置?

这是因为中国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在管别人的事,孔子说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读懂


提问:用人所长和德本才末,如何平衡?

德本才末才能用人所长,否则只会被别人抢光光


抱歉,该条微博已被删除。

日本人最好管,绝对服从,德国人也好管,看重技术,靠本事,这都是国民性,我们是学不来的


提问:企业里,老总的形象和重要,直接关系到下面的员工是否服从管教,那该如何树立老总的形象?如何让员工爱老板呢?

这个观念很好,老板本身就是标杆,要以身作则,但我们不能要求,因为这样的老板太少了,我们应该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


提问:曾教授,您对中国人普通阶层的忍字,是如何看待的,是什么文化造成了这种扭曲,世界观?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但资源有限,有时到了非忍不可的时候,除了忍没有什么可做的

提问:“面子”中国企业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精髓就是“面子”,中国员工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更需要的是个人价值尊严的满足——面子,为什么企业留不住人才,为什无能的领导不得人心?

任何事不能过分,一过分就害死自己,不过分就是合理的

提问:对于近段时间爆出的淘宝黑幕,小二腐败,以及中差评体系,等种种因素,您怎么看呢

我对这些人不了解,但好像这些人利用职权得利,这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如果用法律来约束,是管不过来的。最要紧的是要从根本做起。我们要讲孝道,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让父母丢脸

提问:我从来不认为管是对的!我一直认为沟通是正确的,管就错了,管只能把团队管散了,只有沟通才能把人心聚齐了!

要看你现在在公司是什么位置,如果你的位置高,这话没问题。如果只是中层,就会害死你自己。中国人是不讲沟通的,中国只有商量。这不符合中国性。

提问:都说做企业要诚信,阿里巴巴退市?您怎么看!支付宝股权暗箱操作?直通车是否合法?

越是讲诚信的越不诚信,这就是虚张声势,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能随便相信


提问:淘宝当属电子商务龙头,相对管理层应该更加会更加完善,但是近期不断爆出黑暗内幕,而且非常可怕,以及他们的公关部门处理方式就是删贴。您认为根本问题在哪

在于工具对大多数人讲是陌生的。如果大家都是熟人,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透,就不敢放纵自己。这是一种新的工具,在不清楚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提问:如何才能管理好那些耍无赖的人呢?

首先不要让无赖的人进来,如果说他是进来以后才无赖的,老板要负主要责任


提问:如何避免企业内部管理者的贿赂

送的人也有一定责任,送礼和贿赂是不一样的,送礼是礼貌,而是不讨好


提问:当代的中国人都快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丢弃了,发扬和学习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对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您怎么看?

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就是过一段时间反省一下自己的。21世纪中华文化不能宏扬的话,人类就会灭绝。西方发扬科技,但科技反过来会害死中国人,补救方法就是发扬中华文化

提问:曾老,您好!通过学习您的课程,感觉受益匪浅,如何才能够知行合一,做到得心应手呢?

如果把课程变成自己的,而忘记是我讲的,力道就出来了。


提问:胡适说过一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我觉得法律是前提,孝德才是候补,您觉得呢?

我觉得是相反的,凡是认为世界是龌龊的,这个人就是龌龊的

提问:怎么样做一个好管的中国人?

第一,搞清楚自己的职责;第二,全心全意做好,不管是否有奖励;第三,不断检讨工作

提问: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有个性,而且都有自己的理论不管对于错,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管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让人无从下手管理

我不赞成八零后九零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人心不古讲了几千年,民族性都是一样的



提问:企业里面,总有一些员工与人很难相处,这些人脾气很大,很强势,但又是老员工,不会离开企业。这种人应如何管呢?

这是必然的,每个团体都有一两个强势的,你不能把他怎么样,适应就行了。水清无鱼,人更没法生存

问:我觉得厨师难调百口,难管是双方欲望太多,对吗?

同意

提问: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传统的典籍当中似乎少了团队和集体的概念和论述,更多的强调的是修自身,然后直接跳跃到国家的层面,所以才有所谓的不好管,这真是一个事实。我想请问教授,这是不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了行为方式。

要随便批评老祖宗讲的话。比如五伦,任何人提出第六伦,必败无疑


提问:其实中国人不难管,只是管的方法出问题了,企业的问题是没有把应该给的给到位,所以让人心中不满意,就不想让你管。说到底就是一个分配不公的问题,您说不是吗?


不能 说 他 错 ,只 是 永 远 做 不 到 .世 界 上 根 本 没 有 公 平


在我的部门,我想建立一个简单、积极、公平的氛围,为此我付出了很多,也有初步成效,但也很累,有时觉得自己的努力不被人理解,我需要怎样调整?

只能公正,不可能公平。


提问:曾教授你好,中国人这种难于管理的特性,是不是和长期以来政府有权力,而民众无权利,只能在政府的权力管理范围内寻找有限的反应空间有关?


全世界都是官本位,任何事情解决不了都是找政府,哪家公司可以扛起这种责任,一个民族最优秀的人一定都是在政府里面。


提问:增老师你好,我觉得中国人同其他国家的人一样好管理。关键是管理者是以什么心态管理的。比如咱们中国官员能全心全意服务于每个公民,能设身处地的想到公民,我想每个公民也不会对当今政府那么多猜疑。所谓难管就是在猜疑中产生的。

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是全世界警觉性最高的民族,警觉性和猜疑性是一体的。

提问:中国人难管的根本是否在于中国人的儒家信仰?

不能说儒家怎样,儒家也是与时俱进的。

提问:曾老师会不会有机会解读老庄的思想?

很快的,我是按部就班的,我要一步一步来。讲完孝经,易经就是道德经。

提问:曾教授您好,身为一个创业团队领导,当员工缺乏激情,不爱做事,或者对工作失去信心时,我们如何做到去鼓励员工积极起来,如何做到与员工一起进步。

要融入员工,去带动他,要不知不觉,不要让员工感觉你是有目的性的。中国人不好管但是很好带。

提问:现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传统不能说崩溃了吧,反正变动极大。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一个家庭里最受关注的是孩子,无条件的满足孩子,只要好事都是孩子优先。可是在我小时候最尊敬的却是老人,有了好吃的要先想着老人,老人在家里有至高的地位,现在真的全变了

:这只是暂时的,物以希为贵,老人多自然重视小孩。


提问:曾老,一个被安排到企业里做总经理助手的人,怎样才能做好协助工作?

看看历史故事,学学太监,就做的好。

提问:曾老您好,我08年开始接触您的课程,现在我们公司属于偏西方式运作,完全开放式布局,开放式会议,谁都听得到会议内容,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公司要求各种业务,沟通电子化,但一直难以彻底实现,是不是让国人电子化这种方式欠妥当呢?

你要求一切公开,自然每个人都有很多话要讲。中国人不可能毫无顾忌的,把所有的话都讲出来。

提问:请问曾教授:“不患寡而患不均”我觉得我所在企业就是这样,大家的收入是不断提升的,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满意。可决策人由坚持这样,人事部门怎么才能平衡这个矛盾呢?

吃大锅饭,没有人愿意多做,有差距是必然的,问题是合不合理,慢慢调整就好了。

提问:增老师好,我认为,中国地域辽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隔一段距离的地域就培养了不同性格、不同判断力的人群。而在中国的企业中,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中国人,因此同一管理标准并不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适应。

中国企业就像跨国公司,要有主流文化,一个为主其他为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