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魏家坡

标签:
魏家坡孟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魏紫牡丹清代古民居 |
分类: 【古都】洛阳 |
卫坡村历史悠久,宋朝初年,这里是魏氏池馆,是宰相魏仁溥的私家园林。园林中山水相映成趣,亭台水榭点缀其间,奇花异草争相斗妍。素有花后美誉的牡丹"魏紫"就诞生于此(据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谱》记载,有樵夫从万安山中挖来野牡丹一株,被魏仁浦买下,栽种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魏氏池馆”。经过改良嫁接,终于培育出名扬天下的魏紫牡丹)。
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卫天禄率领祖孙三代由济源的西轵城迁徙至此,兴家置业。清乾隆年间,卫氏族人在朝中做官,开始营建卫氏老宅;至嘉庆道光年间,善于经营的卫氏族人,经历数代打拼家道殷实,成为中州望族,村里先后出过四位诰命夫人、二十多位七品以上官员,曾富甲一方。

村里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建于嘉庆道光年间卫氏家族兴盛时期,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宅子于一体的较完整的封建官宦家族宅院,清末,卫坡村开始衰败。卫坡又名魏坡,卫、魏不分,到卫天禄的孙子辈时,卫家开始发达。当时,洛阳的知县魏襄与卫家书信往来,误将卫写作魏。由于魏、卫同音,魏家坡又在北魏孝文帝陵的附近,且是魏紫牡丹发祥地,卫氏族人便未加更正。后来,无论官场往来还是朝廷诰封,便都用了“魏”字。




卫坡村现存清代古民居建筑16所,沿一条180米长的青石板路南北分布,现存建筑5000多平方米,房屋248间、院落16所、窑洞26孔,宅院青砖灰瓦、布局对称,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路南五进院、路北三进院,分别由宗族祠堂、靠山窑院、天井窑院、私塾等;“木雕、砖雕、石雕”三雕,是卫坡古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卫坡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2014年,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理念,卫坡古民居保护开发修缮工程全面启动。目前投资5.7亿,占地475亩的项目一期已建成开放,主要建设三十六行作坊区、百家特色小吃街、汉婚演艺广场、民间艺术表演区、卫坡历史塑像馆、以为紫牡丹为主题的魏家花园民俗客栈和酒店等。
清代地窑院
民国教思碑
明清古民居群建筑群
前一篇:洛阳吴佩孚大帅府(张家四合院)
后一篇:洛阳考古博物馆百件珍品文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