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忠烈侯纪公庙

(2018-10-23 10:05:31)
标签:

汉忠烈侯纪公庙

纪信

刘邦

古荥

汉忠烈纪公碑

分类: 【郑州游历】
汉忠烈侯纪公庙(纪公庙)位于郑州市西北26公里的惠济区古荥镇纪公庙村,据《文献通考》记载,庙始建于唐天宝七年(西元748)。据说替主死节的忠烈侯纪信就在这里就义,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纪信(?-前204年),字成,秦末汉初时刘邦的部将。先从刘邦起兵,为部曲长。西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纪信假扮刘邦诓骗楚军,使刘邦得以逃脱。项羽一怒之下,烧死纪信。刘邦得天下后不忘保驾忠臣纪信,在荥阳西门外修一纪信衣冠冢。

http://s13/mw690/001MCeAOzy7oCoCTaJS6c&690


庙门外的清代石狮


纪公庙历经战火原庙宇建筑今已无存,只剩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现有建筑大门、享堂等为近些年复建。
http://s11/mw690/001MCeAOzy7oCp3e4MGfa&690

通往享堂的神道及两则石刻

http://s13/mw690/001MCeAOzy7oCpa3exe2c&690

路旁倒伏的“周将军鸾文记碑”刻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西元1600年) 字迹清晰可惜已成断碑
http://s15/mw690/001MCeAOzy7oCpapYnQee&690

http://s5/mw690/001MCeAOzy7oCpaooja44&690

神道石刻,皆为明清旧物

两级月台之上为纪公庙大殿,四阿庑殿,殿顶覆盖着灰瓦,仿汉风格。大殿正中塑纪信像,一侧是他正凝神聆听夫人阅读的雕像。
隋唐以后,官方对纪信屡有封敕。宋时封其为“忠祐安汉公”;元时封其为“辅德显忠康济王”;到明时,则封其为“忠烈侯”。后人虽为纪信多次修墓建庙。

大殿后部的纪信墓墓冢

http://s13/mw690/001MCeAOzy7oCqoFnvS8c&690
      由于古代称埋藏帝王的地方为“陵”,而纪信是替汉高祖赴死的,便以帝王看待,人们称此为“纪陵”。此冢当时是非常高大的。千百年来历经风刮雨淋,水土流失。墓冢土质为黄色夯土,层次分明。虽经千百年风雨冲刷,墓冢仍非常高大。20世纪80年代初郑州考古人员进行科学发掘时,墓冢周围尚有140余米,南北宽36米,高11米,上面长满松柏及灌木、荆棘丛。

  此墓墓门朝东,由墓道、主室、耳室三部分组成,墓道结构上下使用了300余块空心砖扣合而成,墓圹长9米,宽4.5米,亦系用数百块空心砖扣合而成,是郑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汉代空心砖墓。虽经多次盗掘,仍出土秦汉时期的铜器、铁器、玉器、陶器和车马饰等300余件。
http://s4/mw690/001MCeAOzy7oCqHzDDZ23&690

                                                                  墓冢后方的纪公庙碑林


《汉忠烈纪公碑》
刻于武周长安二年(西元702年),由唐代书法家卢藏用撰文并书丹
碑身隶书,23行,行41字
碑高3.02米、宽1.09米,碑身与碑首为一整石
首部为半圆形高浮雕6条蟠龙
额篆书“汉忠烈纪公碑”
碑文为记述纪信为救汉高祖刘邦
从而横遭项羽火焚的忠烈事迹





http://s5/mw690/001MCeAOzy7oCrbtVLm44&690
于右任草书纪公庙诗碑:抗日战争期间,于右任、陈立夫等国民党要员曾在此撰文立碑,歌颂纪信的忠烈精神,于右任诗云:“广武山前野草春,将军殉国此焚身。刘兴项仆成陈迹,独有忠臣庙貌新。”对当时中原地区的抗战局势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于右任有“当代草圣”之称,其作品亦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
http://s7/mw690/001MCeAOzy7oCrbQmLcf6&690



    
 纪公庙往事:
       据《文献通考》记载,纪公庙始建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五月,皇帝诏令为忠臣义士建庙立祠,诏曰:“忠臣义士墓前建祠庙”,“汉将军纪信,荥阳郡。以上义士八人。”地方长官奉诏办事,在纪公墓前建起了纪公庙。建了庙就要有守墓护庙之人和土地田亩等庙产,租种庙里土地的人们环庙而居,于是就有了纪公庙村。明代时朝廷诏令免除纪公庙佃户的赋税差役,其田租全作为庙产用于春秋祭祀。

  到了清代,清顺治十一年(1653年)朝廷下旨:“合村陵户,准照前代优免。”官府赋予陵户的特权,保障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强了村民保护纪信墓和庙的责任感。他们自觉守墓护庙按时祭祀修坟,一些富足的佃户也常常捐资修庙。纪信为保主而死,成就了汉室四百年帝业,其忠烈仁义为历代人们所敬服,人们为了颂扬纪信的忠列,在庙里为其立了许多碑碣。他的品性尤为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所称道。唐高宗曾亲临此地,“以少牢祭汉将纪信墓,赠骠骑大将军。”宋真宗也“经汉将军纪信冢,”“赠信太尉。”宋、明、清、民国,历代对纪公庙不断重修,地方官员及过往官吏、文人骚客都常到庙内墓前谒拜,赋诗题词,勒碑制匾,以示崇仰,纪公庙成了宣扬忠贞孝烈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