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义军:面对错误百出的《东北抗联精神》一书,总主编王炳林等根本没有承认错误的雅量

标签:
读本教育 |
分类: 历史 |

《东北抗联精神》一书时间表述上的错误也是太多了,我前面提到过关于寒葱岭伏击战不仅战斗的名称变成了寒葱沟,而且把时间由1939年挪到了1936年。今天再说一个和陈翰章将军有关的事情,《东北抗联精神》一书把这件发生在1939年4月份的事情,给挪到了1940年。请看《东北抗联精神》第135页:
“1940年,敌人采用毒辣的‘篦梳’战术,围追堵截,再次妄图彻底消灭抗日联军……陈翰章率部往复穿梭于黑吉两省边界,同敌人周旋,伺机打击敌人。在敦化县牛心顶子突围战斗中,陈翰章左腿被子弹打穿,只好到密营养伤”。
这一段话有这么几个错误,一是“黑吉两省边界”这个概念不对,伪满时期黑龙江省和敦化根本不搭界;二是陈翰章大腿受伤根本不是在牛心顶子;三是受伤的时间是在1939年4月,而不是在1940年。关于陈翰章腿部受伤问题,我咨询了敦化研究陈翰章的专家李宝东,他给我传来了陈翰章日记,陈翰章日记记载:
1939年4月20日日记:“在烟筒砬子休息。和一时追迹而来的敌人接触,交战不久我大腿被弹贯穿。这是我为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事业流血而无限光荣。”
1939年4月21日日记:“早起。腿部浮肿,甚痛”。
1939年5月11日日记:“枪伤甚痛”。
1939年5月14日日记:“伤口全部治愈。仅仅等待枪伤部封合”。
1939年5月29日日记:“绷带今日解开。为了民众解放斗争所受伤,是光荣的革命创伤。今日痊愈。告一段落。63个印痕称为永久的纪念。”
这就是陈翰章将军自己的记录。这个可比《东北抗联精神》一书中编写的细节真实多了,感人多了。
《东北抗联精神》一书说陈翰章受伤后,“只好到密营养伤。”其实陈翰章从1939年4月20日受伤到5月29日痊愈,期间一直在随部队行军打仗。
4月21日日记:“6点向后方行进,下午2点过后休息。徒步仅20里。”
4月26日日记:“沙河掌战斗战果:缴获步兵枪6、布朗宁手枪2、望远镜1、敌人遗弃尸体十余……”
4月27日日记:“昨日晚6点后,一部敌人在东沟的小山宿营……”差点与敌人遭遇。
4月29日日记载与老父亲陈海见面。
5月3日日记:“在北湖头作战,毙敌十余名。”
5月6日日记:“从官地向三道沟出发”。
5月11日日记:“向沙河沿出发”。
通过这些日记,我们看到,陈翰章根本没有在密营养伤,而是一直拖着伤腿随着部队行军指挥打仗。可以说《东北抗联精神》一书中关于陈翰章密营养伤的记述,基本上都是文学性的想象的描写,没有史料的胡编。
总主编王炳林在《总序》中说:“编写新一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是‘研究中心’持续开展中共党史、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教育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的重要举措,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也希望有更多专家学者加入进来,共同推动革命精神研究教育宣传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样一本错误百出的书,自出版以来很多人提出质疑,有多人写文章批评,至今也没有听到王炳林同志和编写者、出版者出来表态。
王炳林同志不是“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吗?
我这个读者已经批评指正你们快一个月了,我的要求就是希望此书尽快下架销毁,不要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但你们装聋作哑一直不予回应,我曾与王炳林通知通过电话,希望次数下架销毁,他说和出版社说一下。此后他和我主动加了微信,在就没有音讯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东北抗联精神》编写出版有关单位根本没有承认错误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