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延青的历史与牡丹江周永梅、张怡民二位商榷

标签:
牡丹江天野六郎 |
分类: 杂谈 |
2017年牡丹江方面组织召开了一次《永远的记忆红色故地文化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有许多人发了言,后来还结集,其中有一篇署名周永梅、张怡民撰写的《76年前中东铁路高岭子车站之战——党领导的第一支铁路游击队痛击日寇》一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二位作者,前一位是牡丹江市民政局的,后一位是牡丹江中学教师。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李延青的如何在高岭子痛击日寇,打死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第十五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的经过。我读了此文对这个经过并不感兴趣,此文依据的资料基本来源于李延禄口述、骆宾基整理的《过去的年代》。我所感兴趣的是关于李延青的历史,该文称李延青“1902年生于渤海莱州湾一个贫苦人家。”作者没有说明出处,莱州湾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昌邑市相望,西、北濒临渤海湾。到底李延青是哪个县的呢?文章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马彦文编的《东北抗日联军名录》第157页说李延青“1902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县”。我没有听到有莱州县的说法。不过山东掖县后来改为莱州市,是1980年代改的,隶属于烟台市。
李延青到底是莱州湾那个县的呢?李延禄1936年到苏联后,以杨明的署名给国际红色救济会司达扫娃的信的附表《牺牲同志之家属表》中说李延青是山东平度人。估计这个材料两位作者没有看到,这个材料在《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九三六年二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甲46册第93至101页。在这个材料中,李延青的职别是十七团长,原籍山东平度,成分农民,家属人口,家属老幼7口,牺牲日期是1932年2月27日。在这个表中凡是党员的,都有注明,说明李延青不是党员。
那么,我在这里第一就要问二位作者了,你们凭什么说李延青是党员,又凭什么说他创建了“我党在东北地区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也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第一支(铁路)游击队”?第二就要问二位作者了,李延青1932年2月27日就不在人世了,他又如何指挥游击队打死天野六郎呢?至于天野六郎死没死,我就不多说了,我在我过去的博文中早就说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建议二位作者看看论坛文集中李丹刚写的《用中日文合证镜泊湖连环战》一文。在172页李丹刚说“前两年李刚的日本朋友在日本防卫厅资料室发现1933年5月25日天野六郎给陆军大臣荒木贞夫的列为机密级的文件的签批。”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天野六郎没有被李延青打死,一年以后他还活的好好的!这也说明1932年3月根本就没有高岭子这么一个神奇的战斗。而这个战斗还被哈尔滨的东北抗联馆做成了图版挂在墙上,真是有意思。如果日本来学者询问此事,你们该作何解释呢?
周、张二位同志你们根据1949年以后李延禄口述、骆宾基整理的《过去的年代》,未加考证就写了这么一篇毫无学术含量《76年前中东铁路高岭子车站之战——党领导的第一支铁路游击队痛击日寇》的文章,只能给后人留下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