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拍摄抗战老兵活动第一天散记

标签:
黄埔精神南京 |
分类: 摄影 |
我是前天下午5点50分,在日照乘坐K174次列车,23日上午6点55分抵达南京站的。比我早到一点的江西黄埔军校后代张新珠女士和南京黄埔军校后代赵汧等人在南出站口等我。然后,我们驱车30多公里来到汤山的一家私人会所,主人也是黄埔军校后代,是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和企业家。
在办理入住的过程中,我们在赵汧引导下参观了主人的庭院和工作室。这个庭院占地面积30多亩,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毛竹森森,确实是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左起:张新珠、赵汧在安排活动事宜。史义军摄影)
住下后,赵汧和张新珠又去接别的客人了。我则信步来到汤山街里闲逛,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里和北京、山东区别很大,满大街除了店铺的广告牌之外,竟然看不到一条喜迎什么什么,庆祝什么什么的标语口号。江苏人很务实,绝不搞花架子。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很佩服江苏人。
下午,袁忠平陪文定中先生乘高铁自北京来,文先生年近七十,又坐了4个多小时的车,很是疲劳。我没有去打扰他,躲在房间和袁忠平侃大山。
晚宴很丰盛,有南京出名的小萝卜、盐水鸭、大闸蟹等等,席间大家谈笑风生,主人频频敬酒,有志愿者拿出自酿的12年的青梅酒。我因感冒未喝,甚感遗憾。文先生席间大谈黄埔精神,大家都很认同。
书法家王文自马鞍山来,送给在座每人一幅墨宝“黄埔魂”。在我来讲这是意外之得,当永宝之。总之第一天到南京,和有故事的人欢聚一堂,收获颇多。
我期待着能尽快见到百位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