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南郝庄拍摄散记

分类: 摄影 |
我拍南郝庄已经有十多年了。1997年南郝庄开发了西关小区,后来又改名为郝庄家园。那时西区、南区还没有楼房,只有东区有那么十几栋楼盘。老房子还很多,西边南边是成片的菜地和麦田,收麦子的时节,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可现在看不到麦田了,过去的田地上都是大棚,偶尔能看到小块的村民的自留地。由于南郝庄开发成了商品楼,大部分的村民都上楼了,原来农耕时代的劳动工具扔得那里都有。很可惜。
今天下午,我拍了一些石碾子、石磙子、石磨盘。在南郝庄北区,村民赵大妈给我介绍了一个大石臼子,她说听老人说,这个石臼子叫“雷臼”。她今年74岁,她的祖爷爷都不知道这个石臼是哪一年的,可见历史之长了。我问她原来小学校那有一对石羊,后来挪到了小广场。这对石羊有来历吗?她说,听老人说,是鞑子进京时做道路标记用的。按她的说法,这对石羊应该是元代的。有人说这是明代的。但从雕工和材质上看,我感到应该是元代的。1990年代,我最早看到这一对石羊的时候,头的朝向是向南方。石羊均半卧。身长1.4米,宽0.54米,高0.7米。到底是哪个时代的,只有昌平文史工作者来断代了。
前一篇:下午到大庄科旺泉沟
后一篇:欢乐的童年——乐贺小饭桌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