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禄一九三二年PK天野打死日军六千人
(2016-07-13 12:06:02)
标签:
李延禄天野 |
分类: 历史 |
李延禄一九三二年PK天野打死日军六千人
史义军
1954年,东北军区政治部邀请部分东北抗联老战士写回忆,并且给他们拟出了回忆提纲,他们按照提纲的要求,写出了一些珍贵的战斗经历。尽管有的人在战绩上有所夸大,但作为个人回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1954年12月20日李延禄写的一份材料中提到了与天野旅团的作战经过以及击毙天野以下将近6000人的惊人战果。他说1932年“三月十三日,因攻克敦化、额穆县后,日军田野少将来追击,李延禄、孟泾清两同志主持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对策,当时我们所居地势是起伏的森林山地、巍峨的岩石对我阻击十分有利,由参谋处拟定了作战计划,经总部批准,采取引敌深入,双方夹攻,使敌遭到沉重打击,此一战打死敌人三千六百人,缴获三八式步枪二千支。三月十七日又于常筒子沟处利用春干、草高、路窄、风大而用火攻,并经激烈战斗后,敌逃命者只四百余人。这两次战斗的胜利鼓舞了人民的抗日心情,同时也争取了旧东北军的某些上层人士,如当时旧东北军郭英奎业已挂警备旅牌子准备反正;二十一旅张振邦部驻绥芬河准备抗日,宁安保卫总队编为自卫军第四旅,旅长刘万魁,其一部分队伍驻在山市站,苇河县一面坡铁路工人李延青同志在九一八事变时收缴一面坡山林警察队五十支枪而组织起有六十多人的游击队驻扎在苇沙河,李延禄同志率部在海林站。当时曾与郭英奎联系,令其表示态度,郭表示根据变化再决定,但愿负责情报工作。此后确知敌人二十四日由宁安出发,除在关家小铺和山市打击敌人外,我部于二十三日夜出发占领敌人所经高岭子之南山,并通知李延青同志在高岭子谷下埋伏准备迎敌。二十七日田野率残部四百余人乘火车行至高岭子盘山道时,火车头立即掉进我先挖好的坑里,后面的车皮也都挤‘落’道轨,接着进入战斗,打死田野以下一百七十余名,缴获甚多。号称一万大军(经实际交锋过程计算只有六千余人)的天野部队就此结束”。
这一段话很重要,恕我不在这里说明出处了。估计这段话李家后人没有看见过。这段话没有说明3月13日是怎么打死3600人的,打了多长时间也没说,没有提到陈文起,也没有提到“被火烧毁的枪筒残品一千五百余件”。这一细节是时隔6年后补进《东北抗日联军的童年时代》中的,不这样写,就无法解释打死3600人,怎么只得到2000支三八式步枪。
至于火烧松乙沟、关家小铺战斗李延禄也说的比较含糊。这里我只是强调颠覆日军军用列车的细节和《过去的年代》中的说法不一样,《过去的年代》第64页是这样说的“得到天野残部坐的兵车二十六日从山市车站开出的情报,就把铁轨上的道钉拔卸了,使铁轨错了节。当天,天野兵车途中未作逗留,在抵达高岭子时,火车一出轨,铁路两旁我们的工人游击队,当即以集中的火力和手榴弹轰击横躺竖卧在铁路旁的军用车箱;尽管我们铁路工人游击队员没有作战经验,枪也打不准,但敌寇天野少将终于在这里被我们游击队击毙了,总计消灭了敌人二百左右,从高岭子逃窜出去的残敌不足百人”。
李延禄将军说话很随意,在时间上,1954年说颠覆火车的时间是27日,到了《过去的年代》中又变成了26日当天了;1954年说是挖坑,《过去的年代》中又是“把铁轨上的道钉拔卸了”;1954年说“打死田野以下一百七十余名”,到了《过去的年代》就变成了“总计消灭了敌人二百左右”。
更为有意思的是,用词也发生了变化,1954年没有用“消灭”这个字眼,基本都是“打死”,如“此一战打死敌人三千六百人”,到了《过去的年代》就变成了“据此,可见敌寇伤亡将近四千,最少也在三千六百人以上”。
李延禄所说的和日本关东军天野旅团作战本来就是没有的事,丁伟先生已经在他的论文中说的很清楚了,在此就不赘述了。我披露李延禄1954年12月20日的文字,就是让博友看一看李延禄前后自相矛盾的表述,看一看李延禄将军对待历史问题有多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