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死日军十六人的战斗是如何被夸大的
标签:
《过去的年代》抗联李延禄墙缝 |
分类: 历史 |
一个打死日军十六人的战斗是如何被夸大的
史义军
近年来,史义军、佟常存、明琳、王锦思、张彦夫、瀚海存真(网名)等人发表质疑李延禄口述,骆宾基整理的《过去的年代》和一些报刊关于“墙缝战斗”李延禄率领所谓补充团700人迎战天野旅团7000人,10小时歼敌天野旅团3500人,而所谓补充团只牺牲7人的有关博文,引起了李延禄后人的不满。
《国际先驱导报》在2015年5月28日刊载《抗战第一大捷”并非“抗日神剧”》声称:
1932年3月,由中共地下党领导和影响下的东北抗日部队,依靠地利、人和的优势,在“镜泊湖连环战”中五战四胜,基本歼灭了日本关东军天野旅团7000人,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一次重大胜利。由于种种原因,此辉煌战果被湮灭在历史中80多年。相关人士经过多年发掘、考证和研究,证实了镜泊湖大捷的真实性。受访专家认为,“镜泊湖连环战”是东北乃至全国的“抗战第一大捷”,意义堪比5年后的“平型关大捷”。
最近,镜泊湖大捷史实经过新华社记者一年多的深入采访而公开发表后,这段革命前辈和爱国将士用鲜血书写的辉煌战史,却引来一些人的质疑甚至嘲笑、攻击。一些曾被“抗日神剧”雷翻了的读者,其做事认真、敢于质疑的态度无可厚非,但也有一些人估计连文章都没有读完,就以“逢官方必讥讽”、“逢抗战必质疑”的态度胡乱发声,低估了中国军民抗日勇气、信心,对历史和先烈毫不尊重。文章中强调:特别是“墙缝”大捷,不但有修枪物证,有当事人、知情人的人证,还有战场所在地民众几代相传的口述传承、战场遗址的地形地貌等各类史料的支持。证据翔实完整,不容否定。读者、网友既不要陷入当年日寇吹嘘的“皇军不可战胜”的陷阱;也不能因为“抗日神剧”看多了,便“假做真时真亦假”,连有确凿证据的抗日历史也怀疑起来。
该文发表后,引发网上大量文章对此质疑。可是遗憾的是党史史志部门却没有发表文章予以澄清。
2015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史》维持党史部门以往的定论。在歼灭日军人数上依然依据《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
2015年07月16日人民政协报发表《丁伟;王德林率部开展对日“连环战”》记载日上田支队的高野中队在1932年3月21日在小山嘴子东北5公里即墙缝遭到抗日部队伏击,伤16人亡16人。该文无疑否定了《过去的年代》的一些说法。
通过丁伟文章可以看出,所谓墙缝战斗就是3月21日的南湖头战斗,救国军迎战的不是什么天野旅团,而是鞍山独立守备队步兵第六大队,亦即上田支队。这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史》所认可的。
此战日军伤16人,亡16人。《申报》1932年3月24日报道,南湖头战斗中日军死15人,伤14人。和日军死伤人数基本吻合。
此外,网友王锦思、赵洪先生都曾在网上公布过日军死亡人员名单,这些名单是依据1933年出版的《满洲上海事变尽忠录》,王锦思去年曾将此书送给中央党史研究室《东北抗日联军史》编撰人员过目并复印。
一场打死日军16人,伤16人,死伤32人的战斗,如何被人为地夸大为3500人,这还需要继续考证。为此,军旅作家姜宝才2016年6月3日曾向西城区法院提交了一份证言,该证言也作为证据交换给了李刚先生。未征得姜宝才先生的许可,我在这里是不能公布的。
总之,这场战斗,救国军牺牲人数民间说法是70多人,《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中有名有姓的死难烈士的名单就有38位,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人,我的父亲是山东掖县人,我作为山东人的后裔,我感到骄傲。名单摘要如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