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澎湃的东北抗联老战士陆保平走了
史义军

刚刚在网上知道东北抗联老战士陆保平以九十八岁的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采访过他,采访他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是2012年8月随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到湖北宜昌采访陆老的,那次,我是抱着忐忑的心情去的。原因是没有去之前博友安然曾和我说过,陆保平可能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一是岁数太大,二是耳朵完全聋了。姜宝才也和我说,陆保平是伪军起义,那一段历史他最不愿意说,提到那一段历史可能他会发火的。
临出发前,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同他的儿子联系。他的儿子说老人住院了。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跟我说怎么办?我说必须去。但我的心里确实很忐忑。 我和路老见过一面,那是前年,在黑龙江驻京办事处。在我的印象中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身体应该是不错的。 8月10日上午,飞机在宜昌降落,陆老的小儿子来机场接我们,从机场到宜昌城区的路上,他的儿子跟我说,老人并没有病,他担心一是老人不接受采访,二是可能谈不出什么来,让我们白跑一趟。另外,直到昨天晚上他和他的哥嫂也没有做通老人的工作,老人拒绝采访,并且说,这些采访的人可能是特务,要来宜昌炸三峡大坝。还说他可能领了这些特务的经费。老人的小儿子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老人古怪的脾气和异于常人的趣事,老人生活非常节俭,从来不到理发馆理发,就自己对着镜子剃,有时剃得头血呼淋拉的,孩子们看了很是心疼。老人不喝酒,但爱抽烟,在烟草公司当经理,从来都是抽减价烟。他的抠门在单位是出了名的,和他一起出差吃饭从来都是AA制,想占老爷子一点便宜那是没门。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公益事业捐款都是几千、几千的往外拿,汶川地震老爷子一下就捐了二万元。都94岁的人啦,至今还自己掌握着财政大权。听到陆老爷子这些趣事,更勾起了我要采访陆老的兴趣来了。陆老的小儿子把我们送到了峡州宾馆住下后,把他的大哥大嫂也叫了来,商量怎么让老爷子接受我们的采访,为了能让老爷子相信我们,他们甚至想请当警察的朋友带着我们去他家里,因为老人相信警察。中午我们和老人单位的办公室熊主任等共进午餐,期间老爷子打来电话,说同意和我们见面。饭后熊主任和陆老的孩子们陪着我们来到了陆老的家。
老人住宜昌烟草公司职工宿舍,半个多月前刚刚请了一个保姆。
走进老人的家,就像走进了一个展览馆,老人端坐在一把椅子上和熊主任打着招呼。老人已经完全失聪,但笔谈还是可以的,只是字要写大些。我们把介绍信递了过去,他拿起放大镜很认真得看着,接着和我们聊起当前的国际形势,什么黄岩岛啦,钓鱼岛了,奥巴马是什么党派说的头头是道,倍儿清楚。接着让我们看宜昌台给他录的一个专题片,片子很长。我不得不写了一个字条跟他说我们看过了。他很不情愿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和他聊起了他的战友,聊起了八十八旅,聊起了他的老伴,他渐渐进入到了情境之中,高兴时手舞足蹈,甚至站了起来边扭边唱,唱苏联老歌;悲痛时脑袋向后一仰大声的哀叹。
就这样我们谈了一个下午,没有谈尽兴。他和我们约好了第二天再谈。 第二天,我问起了驻东安镇伪靖安军起义的事儿,他没有拒绝我提出的任何问题。中午他和他的儿子们说中午要请我们吃饭。这让他的儿子们很是纳闷,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老人对我们完全信任了。他有好多话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们说过,却都和我们说了,而且说得很详细。第三天下午我们又谈了一个多小时,并且陪他到家门口转了转。他家门口是一个古玩市场,他和那些商户都很熟,和他们打着招呼。
临告别时,他把我的电话要了去,说今后要和我联系。临起身时,他向我行了个军礼。 这是一个还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人,他的心依然激情澎湃。
陆老走了,这是人生规律,没有办法。愿他家人节哀。
我因为东北抗联的一个官司,没有办法为他送行了,遥拜南天,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