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日本关东军的死亡人数——李戈、李刚告我证据分析之五

标签:
镜泊湖李刚 |
分类: 杂谈 |
再说日本关东军的死亡人数
——李戈、李刚告我证据分析之五
史义军
在李戈、李刚给西城法院提供的《诉史义军侵权证据目录》中的第五份材料是“《周保中文选》第121页‘镜泊湖歼敌人数……’”这是一个表格,出自周保中1960年写的《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草稿)》,这篇文章本来是草稿,1964年周保中去世后,1980年代被黑龙江党史部门作为党史研究的参考资料内部刊印了,2015年1月被编者未加考证就放进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周保中文选》中了,这种做法是很不严肃的,也不知有关部门审没审这部书稿。表格中说“救国军延吉起义后,进攻敦化、额穆、宁安,以及镜泊湖歼敌田野部队(7000人)连续作战,及其它各次战役”。这个数字就更离奇了。
周保中是什么时候进入救国军的呢?根据《周保中文选》后面的年表可以看出,周保中是1932年“6月经李延禄推荐,李杜批准,到救国军总部,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任命他为总参议”。也就是说是此战结束后两个多月才到救国军中的,他不是战事的亲历者,这个数字很可能是道听途说来的,也可能是1960年代开始写回忆录时才采用李延禄的说法的。因为周保中在写这篇《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草稿)》之前的所有文字中从来也未提到这个战例,也未提到这个“7000人”的歼敌数字。
让我们来看看201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史》编写组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史》下册第1045页中的一段话“东北抗日武装消灭敌人的数字难以准确统计,仅就日本陆军省于1936年3月18日所公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战死达4200人……”。好了,《东北抗日联军史》是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下,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作为编写工作的牵头单位,组织东北三省专家学者通力协作,历时多年才完成的巨著,怎么居然不采用周保中将军书中的数字呢,说明他们也是考虑到《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草稿)》这篇文章是一个草稿,文章中不严谨的地方很多,所以不采用,还是用日本人的数字比较靠谱。
1931年到1935年中东北抗日武装才消灭4200个鬼子,而所谓李延禄领导的“700名补充团战士……持续10个小时,我军只以伤亡7人代价,毙伤日军至少3500人”,此后又有火烧松乙沟、关家小铺战斗和高岭子战斗等,“7000人的天野旅团最后西逃回到哈尔滨的不过百人”。这一段中的引文均来自于新华社记者周长庆、张颖、孟含琪的文章《“镜泊湖连环战”真相被淹没83年专家呼吁弘扬此“抗战第一大捷”振我军威》。
这里有一个概念,《东北抗日联军史》说四年中日军消灭4200人,也就是说日军战死4200人。新华社记者文章说第一仗“墙缝战斗”“毙伤日军至少3500人”,伤多少,死多少没有说。自相矛盾的是“7000人的天野旅团最后西逃回到哈尔滨的不过百人”,除了逃走百人,那6900人死多少,伤多少,最后都到那里去了,记者朋友们和李戈、李刚、张量、彭训厚等专家学者能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说法啊?另外,四年里,东北义勇军、游击队、人民革命军是不是没有干活啊!只打死4200人,李延禄的“神仙仗”打的太神了,几天就消灭日本关东军一个旅团。请大家注意一下周保中那个表格,7000人可是日军死亡人数。李延禄将军1984年为什么给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写信,就是不想再提这段事儿啦,所以才说“从书稿(指四军史)中可以看出你们确实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批第一手资料”。可是李将军的后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偏偏把李将军晚年不愿提的事儿,没完没了的到处抖搂,还弄出一本《中国抗日战争镜泊湖大捷之谜》(华文出版社2014年版),居然还托朋友送了我一本,要我好好学习学习,我的朋友,一位我尊敬的老大哥对此书中的论点论据还深信不疑,还把我批了一通。说的有点多了,就此打住。
在此,我免费为此书做个广告,这是一本“战史侦探”和“战史侦探组”费了八年时间完成的历史杰作,作者是李丹钢、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