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史》读后之六十
(2015-12-30 11:35:24)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党史出版社 |
分类: 杂谈 |
混乱的单位和称谓
史义军
《东北抗日联军史》第1025页至1028页中关于“抢占东北战略要地”一节中有些话很难让人理解:
“9月8日满载着东北抗联102名指战员的4架飞机在长春降落”;
“9月6日,抗联领导人李兆麟率领50多名抗联指战员先后进驻哈尔滨及其附近地区”;
“9月9日,东北抗联领导人冯仲云率领20多名抗联战士,在苏联远东方面军的护送下进占沈阳”;
“9月中旬,王效明率领30多名抗联战士……”;
“姜信泰于9月6日率领30多名抗联战士……”;
“9月9日,王明贵率领20多人的抗联部队”;
“周保中命令王钧、张光迪、陈雷率队乘一架运输机飞抵北安,接收北安、海伦、绥化3个中心战略点”;
“张光迪率领一支抗联分遣小队接收海伦和周围的明水、绥棱等县”;
“进入绥化战略点的人员有陈雷、李敏、李海青等10多人”;
“9月7日,彭施鲁率领40多名抗联人员飞抵佳木斯”;
“9月6日,抗联干部金光侠率领10多名抗联人员进驻牡丹江”;
“9月13日,抗联战士董崇斌、李绍刚等8人到达大连”。
以上是我摘录的12个战略要地抗联人员的基本情况,周保中、李兆麟率领的人员是指战员。指战员是指挥员和战斗员的统称。可到了冯仲云这里就变成了“率领20多名抗联战士了”,难道随冯仲云到沈阳的刘铁石不是军官吗?他可是中尉啊!
后面还有什么“多名抗联战士”、“多人的抗联部队”、“多名抗联人员”等,单位、称谓如此混乱。“多名抗联人员”是啥意思,是不是连抗联教导旅随军的老婆孩子等家属都算上了。读此章节,简直是让读者活受罪。
《东北抗日联军史》虽然正式出版了,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本初稿,需要加工打磨的地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