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史》读后之四十三

标签:
东北抗联党史出版社 |
分类: 杂谈 |
笑话:分不清鹤岗和鹤立岗
史义军
2012年10月去往鹤岗兴山要塞的路上。史义军摄影
2012年在鹤岗兴山要塞内。史义军摄影
《东北抗日联军史》的编写者们的地理知识确实有所欠缺。知识欠缺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请看715页这一段文字“11月14日,部队到达汤东老白山抗联后方密营。这时天气已很寒冷,给养缺乏,指战员们还穿着单衣。为保证西征顺利进行,张寿篯派出一支队伍袭击了一个日本‘开拓团’,得到一些粮食。他还选拔了一些战士组成一支精干小分队,趁夜越过封锁线,奔袭鹤立岗,缴获大批棉布、棉花和针线等物品。”
《东北抗日联军史》在这一段中首先说“部队到达汤东老白山抗联后方密营”。好了我们看一下老白山密营的位置,在伊春市金山屯林业局白山林场151林班,这里拉山走到鹤岗老街基最近也得80多公里,到鹤立岗(今鹤立)最近也得120多公里,而且鹤立岗地处平原,从老白山到鹤立岗得越过多道封锁线,看《东北抗日联军史》文中说“趁夜越过封锁线,奔袭鹤立岗”,一晚上来回奔袭240公里可能吗?
问题出在《东北抗日联军史》的编写者分不清楚鹤立、鹤立岗和鹤岗的关系。请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汤原县志》第105页关于鹤立镇的介绍“民国5年(1916年)鹤立岗为汤原县第五区,辖63保。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之后,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设鹤立县。”
北满东北抗联西征是1938年,这时候鹤立还叫鹤立岗。再请看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中共鹤岗历史》第180页说“1938年11月中旬,最后一批西征部队共200人左右从萝北老登山出发,……途中袭击了兴山郊区的日本仓库,缴获了一批棉花、棉布,解决了战士的冬装问题”。这里提到的兴山,就是今天的鹤岗老街基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