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史》读后之二十八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史党史出版社 |
分类: 杂谈 |
伪满时梧桐河金矿是汤原的吗
史义军
前面的博文中我多次提到《东北抗日联军史》的编写者们对东北地区行政区划不明白,闹出不少笑话来。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笑话来呢?我想了想《东北抗日联军史》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党史工作者合编的一本书,特别是第二编是由吉林的专家李鸿文、郭红婴执笔,这些老专家去没去过黑龙江单说,研究没有研究过黑龙江的地方史就值得怀疑了,否则,怎么会出现那么多地理方面的错误呢。在《东北抗日联军史》第480页李鸿文、郭红婴说“张耕野曾派桦川中学学生马克正去汤原梧桐河金矿策反金矿矿警队……”。
李鸿文、郭红婴两位先生,你们凭什么说梧桐河金矿所在的位置在伪满时期归汤原管呢?梧桐河金矿今天所在区域是鹤北林业局尚志林场区域(原先进林场),伪满时期这里归萝北第七区梧桐保,1934年8月以后在梧桐镇(鹤北林业局局址南4000米)设日本关东军警备队。1936年以后抗日联军在萝北频频出击,日伪军遭受极大损失,为了割断抗联和群众的联系,在萝北县普遍实行归屯并户。1939年1月1日废除保甲制,实行街村制。6月1日将宝泉镇、梧桐镇划归鹤立县。
这里既是马克正、陈芳钧率领矿警队起义的地方,也是赵尚志将军1942年2月12日殉难的地方。现如今这里行政区划归鹤岗市,地上森林资源归鹤北林业局。这里是我最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几十年来我不知去过多少次。我父亲曾是这一带的派出所所长。可以说,我第一次听说东北抗联故事就是在这一片土地上,第一次给赵尚志将军立的那块木头的殉难地纪念碑我参加了。给他在吕家菜园子立的那块石头的碑是我从林口县押车运到这里的。
李鸿文、郭红婴以为梧桐河金矿可能距离现今的梧桐河农场不远,就以为伪满时期是归汤原。不错梧桐河农场场部区域确实是汤原的地盘,而这里距离梧桐河上游西北方的梧桐河金矿有100千米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