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七)

标签:
哈尔滨黑龙江兴隆林业局鸡冠山密营遗址中国记忆项目 |
分类: 历史 |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十七)
史义军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众多,这次发现的鸡冠山密营遗址群多在木兰、通河二县。按日伪时期县治的划分,这个密营群在木兰、东兴、通河、凤山。这一区域的平原地带是粮食产区,而山区木营众多,东北抗联早期密营多是利用木营而建。据《兴隆林业局志》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雇佣个体商人刘益侯、高佩衍等把头20余伙,在西北河流域腹部林区砍伐原木10余万立方米。”
兴隆林区早在1929年就有木营存在,而且设有四大林区:浓浓河一带为第一林区;八道河子一带为第二林区;西北河一带为第三林区;巴楞河一带为第四林区,由通凤木业公会掌管兴隆林区经营采伐权。
大量的木营的存在,为以后东北抗联创建游击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白石林场东的密营区,十一公里的木营;青峰密营、太平木营等,既有典型的军事用途,也有生产生活的设施。而十一公里的木营和太平木营均未发现战斗的痕迹,这两个木营虽有简单的军事设施,但都是监视林业工人的,而且一大特点是木营基本都是建在距离河边不远的地方,有楞场,河边有憋坝的痕迹,这和当时木材运输的方式有关,那时是采取流送的方式运输木材的。另外木营中地窨子规模很大,可见林业工人众多。太平木营和青峰密营相距不超过10公里,而青峰密营附近的几个山头岗哨林立,交通壕设计与鸡冠山密营群设计毫无二致,应该是建木营在先,后被东北抗联占领后改为密营的。许亨植就牺牲在青峰密营附近。

十一公里木营和白石东山密营相距不过11公里,在东山密营中过去发现有许多作战武器,也有大量生产生活的工具。而十一公里木营除了生产生活工具之外却连一个子弹都未发现。
这些木营中有大量的日本产罐头,也有女人用物品,甚至还有妓女用的物品。在太平木营还发现有木把头的手戳,这个手戳的主人叫翟凤吉,其材质是象牙,这么贵重的物品,怎么会轻易遗弃呢。有迹象表明这些木营是被摧毁的。
这一切说明,东北抗日武装的存在,对日军掠夺东北木材资源的打击是很大的。同时,这些木营的存在也为东北抗日武装提供了补给的来源。在东北抗联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的关于攻打木营的文字记载,这是应该研究的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