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2015-10-07 03:02:20)
标签:

鸡冠山密营遗址

卧龙山

兴隆林业局

中国记忆项目

分类: 摄影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史义军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28日,天气晴朗,上午。我们一行6人,分别是张旭生和他的夫人,司机小邵,沙河子的老杨和老李,还有我。此行的目的是寻找日本坟。对此,我一直有疑问,日本人是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建坟墓的,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都是要火化,将骨灰运回到国内的。但老杨和老李信誓旦旦地这么说,我又不能说什么,只好请老李做向导,到实地查看。我们是7点多从浓河林场出发,向南奔一屯方向,到一屯北侧向西进入农田路,越过一条小河,道路越来越泥泞,也就是皮卡底盘高,否则是无法通过这段路的。这么难走的路,当年可能没有路,日本人的坟怎么能埋在这大山里呢?车行进中,我把头探出车外,问老李,他只是说,还有一段距离,走了大约3千米,就进山了,车是无法走了,我们只好徒步。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穿林子,越小溪,中间和向导老李还走散了,我们跟着老杨在大山里不停地喊,靠声音辨别着方向。期间还差点被马蜂袭击,多亏老杨发现得早,提前预警,我们跑的快,否则就惨了。好容易到了目的地,却怎么也寻找不到传说中的日本坟。我查看山形地势,这里窝风向阳,怎么看这里都是一处密营地。果不其然,很快,我们就看到了几个地窨子的遗迹。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我向半山坡走去,想看看有没有战壕或散兵坑什么的,无奈越往上山越陡峭,只好折返,沿着山的二肋向地窨子方向走去,在距离地窨子约100多米的山坡上,我发现了一个石头堆砌的物体,中间是空的,冲南方向开着一个小门,乍一看,我还以为是锅灶呢?下面是生活区,锅灶不可能建在这里。我把大家喊了过来,张旭生说,这不就是坟吗?中间就是坟坑,几十年过去了,上面的石头塌陷了。

我们将中间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清理出来,地下并没有过火土和木炭的痕迹,确认这就是坟。我们没有看到棺材,也没有看到尸骨。

老杨和老李说,沿着这山坡爬上去,就是卧龙山瞭望塔,这里是沙河子的55林班。我突然醒悟过来,这里确实是东北抗联的密营,我们在卧龙山上发现了大量的散兵坑和地窨子的遗迹,还看到了一个山洞,怪不得这里没有发现战壕,原来那些散兵坑是在拱卫着这里。

这个坟肯定是抗联人员的坟,没有棺材,就地用石头和泥土将尸体掩埋了,也许被日本人将尸体扒走,也许是被动物扒走。张旭生在坟上点了三只烟,算是对死者的祭奠。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我们下得山来,在地窨子附近仔细搜寻,先后找到喂马用的切割豆饼的刀,还找到了一些生活用品。更令我们兴奋的找到了手术用的刀具,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处简陋的战地医院。那个坟中的人有可能是一位受伤后牺牲的人,被埋了这里。

那为什么当地人认为这是日本坟呢?在我一再的询问下,老李说出了这样一个细节,他说1980年代,他们在这一带伐木时,看到离坟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瓷盆,估计是日本人用的,他们想,那个年代只有日本人才会用搪瓷盆子。

我们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了那个盆子,盆子底部已经烂了,但隐隐约约能看到是1960年代哈尔滨搪瓷厂生产的字样。估计是当年采山人丢弃的一个破盆子,就是这个破盆子误导了很多人。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记(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