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林业局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日记(二)

标签:
军事东北抗联黑龙江兴隆林业局中国记忆项目 |
兴隆林业局抗联密营遗址群考察日记(二)
史义军
经过中国记忆项目第一次考察和国家图书馆重走抗联路活动,我对鸡冠山景区大转山子密营可以说已经了如指掌。我坚信,在兴隆林业局施业区内肯定有大型密营遗址群。在北京期间我和兴隆林业局旅游局张旭生局长多次通电话,我对他说以大转山子为基点往南往北,尤其是往北方奔铁力方向踏查,肯定有核心密营。经过张旭生艰苦的踏查,好消息不断,也基本验证了我的判断。在征得兴隆林业局局长王礼堂和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的同意后,我们开始了这次兴隆林业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的全面考察。19日下午收获颇丰。
20日是一个大晴天。7点30分在沙河子林场吃的早饭。8点多我们一行就上了小转山子。昨天下雨,今日晴天,太阳一出,林中蚊虫糊脸,而且林中湿度很大,走起路来就像蒸桑拿一样。我们这些年轻人还可以,像木兰县文史工作者冯老师已经67岁了,军事科学院刘老师也已经60了。我很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但他们很不简单,一直也没有掉队。
小转山子也是一个背北面南的圈椅型的密营,在山脊上每隔50米就有一处防御工事,冯老师和我数了数大约有16个,在山下的山窝中有很清晰的地窨子、水井、菜窖等生活设施。在这些生活设施附近出土了子弹、弹夹和菜刀等物品。
小转山子中山珍很多,我们在一个伐根上看到了很多椴树蘑,晚上回到林场就有好吃的了。这种蘑菇可以吊汤,也可以肉炒。
中午我们在鸡冠山景区十八米桥野餐。
午餐后我们又上山了,也许是生活习惯使然,我明显看出刘志青老师有疲惫的感觉,他坐在密营遗址旁打起了瞌睡。这是到野外考察,如果在单位,这个时候正好是睡午觉的时候,10多分钟后,他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