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史莉莉ll
史莉莉ll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06
  • 关注人气:8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是王效明、王一知写的吗?

(2015-05-21 14:05:52)
标签:

解放军出版社

周保中文选

王效明

王一知

赵素芬

《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是王效明、王一知写的吗?

史义军

《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是王效明、王一知写的吗?

年初,在解放军出版社门市部买了解放军出版社20151月出版的《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和《周保中文选》。因为前一段时间一直校勘《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没有时间看《周保中文选》,也不知赵素芬教授编的如何。今天,拿出《周保中文选》翻到 正文第1页看到周保中的老战友王效明和周保中的妻子王一知联名写的《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一文,读罢,我产生了疑问,这篇文章据文中表述是写于1984年的怀念文章,而看里面所写事实错误很多,绝不像是这两位抗联老战士写的。我怀疑是别人代笔,有可能两位老同志根本就没有看过。既然文章署名是王效明和王一知,我在行文中就以“两位老同志”或“老同志”代替了。下面我将主要问题摘录出来,与解放军出版社的编辑们和本书的编者赵素芬教授商榷:

战果比较

在《周保中文选》第5页上数第三段:

19373月,依兰、勃利地区日伪大“讨伐”被我军粉碎后,周保中同志制定了袭击依兰县城,并诱使双河镇敌军出援,我军半途伏击的作战计划。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敌人500多名,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5挺、步枪590余支、子弹7万余发、步兵炮3门、迫击炮7门、军马60多匹。

关于这次战斗,《周保中抗日游击日记》(解放军出版社20151月版)有记载:

三月二十一日

午前八时,日贼由东南出击,走狗军由西南出击。我第三军一师部队及四军二团之一部,撤退不按指示方向移转,以打击自双河镇来援的日寇。结果,在依兰南方之苏合图村落大道为日贼战车所追击,牺牲二,负伤四,西南撤走之各部受敌骑三百余名之猛追。我李军长亲自督队,伏兵齐起,集中火力猛击敌人,敌骑二百余人全歼,残余三十余敌人逃归。双河镇敌兵增援到卡伦附近,为我伏兵狙击,毙敌兵二百二十余名,得枪一百三十枝,轻机七,迫击炮三,弹药军需品甚多。我五、八、九军及三军各作战部队均在靠山屯附近江两岸集中整顿,给与各部分散活动之指示。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和《周保中文选》的编者都是赵素芬教授,出版单位也都是解放军出版社,难道责任编辑就没有核对过吗?

两位老同志的文章可是成倍的夸大战果,周保中说:敌骑二百余人全歼”。两位老同志模糊地说:“打死打伤敌人500多名”,就是加上卡伦伏击战“毙敌兵二百二十余名”,两数加在一起也不够500多名啊!其它战果:周保中说“得枪一百三十枝,轻机七,迫击炮三,弹药军需品甚多”,老同志说“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5挺、步枪590余支、子弹7万余发、步兵炮3门、迫击炮7门、军马60多匹”。

再请看《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文章第5页第4段:

1937820日……上午九时半,敌黑石骑兵部队700多名猛追我诱敌部队,进入伏击圈。周保中同志一声令下,伏兵以猛烈的火力痛击敌人。这次战斗,除二百敌人拼命突围逃跑外,其余四百多名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伤。我军夺获马枪220多支、轻机枪15挺、战马50多匹,还有很多马刀、弹药。

再和《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对比一下战果:

八月二十一日

五道岗二次截击敌人战况如下:

敌骑黑石部队七百余自孟岗前进。我八军三师骑兵百余人、独立师金正国主任骑兵九十名,诱敌追踪于五道岗大道。我总部指挥五军三师八、九两团,迅速占领南北山阵地截击日寇。由上午十一时激战至下午四时,敌官兵被击毙三百七十余,伤五十余,打死马匹二百左右。敌人遗弃武器四四式马枪二百二十枝,轻机十余挺,钢盔、马刀、弹药甚多。残敌二百五、六十名向太平镇退逃。我方蒋团长负伤,战死干部战士二十二名,伤十一名,战斗胜利结束后,移驻吕红眼屯

请看周保中说“敌官兵被击毙三百七十余”,两位老同志说“四百多名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伤”;周保中说获“轻机十余挺”,老同志说“轻机枪15挺”。两位老同志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诸如此类的错误,《我们所知道的周保中同志》一文中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常识性错误

在《周保中文选》第8页中第三自然段中说“周保中同志还派出十多支小部队在东北各地活动,扩大了党的影响,牵制了日寇关东军的兵力70——80万人。直到1945年‘八一五’日寇投降”。

8页最后一句话是“822日,周保中同志带领抗联干部、战士按计划分赴57个重点城市”。作为周保中的妻子王一知和老战友王效明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随周保中回国的吗?这不是笑话吗?请问编者赵素芬教授该作何解释?请看同是赵素芬教授编的《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日记》,1945822日周保中在干什么?

八月二十二日

  二十一时赴X,少校CИpoTkИH【西罗特金】随行。当晚二十三时到X,谒见AHK上校,再询问旅行动,并请求帮助,以便余亲赴大本营请示。AHK少校认为,明日二十时可先报告大本营Гpy【格鲁】主管某将军,再定办法。

1945822日周保中还在苏联。他是9713时由迪维斯克机场起飞飞往长春的。

在第9页第3段有这样一句话,周保中“派冯仲云等同志飞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东北抗战情况和抗战胜利后的东北形势”。再请看本书附录王一知写的《“八一五”前后的东北抗日联军》中说“九月十四日,卫斯别夫和曾克林乘飞机飞到延安”。搞东北抗联史研究的人都知道1945年冯仲云根本没有去延安,而且《周保中文选》同一本书中出现这样常识性的错误,除了编者水平比较低以外,责编也难辞其咎,解放军出版社恐怕也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其它问题还很多,我就不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