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黑龙江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后之十一
(2014-01-16 09:16:48)
标签:
党史黑龙江抗损中央党史出版社文化 |
在《黑龙江省抗战时期1931——1945年社会财产损失统计表》中有一栏税收项,项目中间接损失:英魂塔建设费3739元。我们都知道日本侵略者在东三省建有大量的祭奠侵华日军战殁者纪念碑,他们名之为忠灵碑或英魂塔。甚至战马军犬死了他们也建碑。前年桦南县赵海龙先生陪着我到土龙山打死饭冢的白家沟忠灵碑遗址看过,那就是一个纪念园,面积很大,搁在现在没有个几百万元是建不起来的。可是这个统计表中记载为战死的日本侵略者伪满洲国建塔仅花了税收3739元,看来那时对税款管理的很严啊!可是就在本书169页有一篇文章《“功绩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证记录》,这篇文章罗列十几种碑的形制,有马魂碑、忠节碑、慰灵碑、必胜碑等等,而且还指出在东宁这一地就发现有十几处。建这么多碑得花多少钱,文章没有说明。我估计都是地方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建设的,这本身就是历史的罪证,可惜光复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很多这样的碑都被砸掉了,如果能保存到现在也是揭露日本侵略者侵华的证据。
我不知道3739元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课题组负责人也没有审核,就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