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2012-08-31 13:34:22)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金伯阳

吉林省

三角龙湾

曹亚范

分类: 历史

830,台风布拉万刚刚掠过长白山。

早晨5点,我站在辉南县三角龙湾景区玛珥山庄的阳台上,打开门窗,嗅着山野间吹来的清新的风和花草的芬芳。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清晨,薄雾冥冥,勤劳的林区工人的住宅已经升起了炊烟。

我提着相机走出了山庄,来到了林区工人住宅区,正好看到一位老工人走出家门,我和他聊起了家常,他姓薛,已经退休了,春夏秋三季,在景区卖点山货,日子过得还可以。因为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活动的重要区域,我知道金伯阳就牺牲在这附近,可我问了当地领导有的说牺牲在金川镇,有的干脆不知道这么一个人。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我问老薛:“咱们这里有没有牺牲的抗日英雄。”

老薛说:“就在景区的大门向旱龙湾方向走不远的路右侧有一个羊肠小道,那里就有一个石碑。是什么人我记不得了。”

我说:“是不是叫金伯阳。”

他说:“对对,就是金伯阳。”

我对他表示感谢,按着他的指点,向旱龙湾走去,途中有两位来这里开会的朋友自愿加入了寻访的队伍,我们踏着被布拉万刮得满是残枝败叶的小路,中间碰到一个采山货的老乡,经他指点,我们破费周折地找到了金伯阳的殉难地。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我们向金伯阳烈士三鞠躬,表达我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关于金伯阳的事迹各种书籍介绍的比较多,比如他和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冯仲云等的交往,和当时在哈尔滨的一些文艺青年如萧军、方未艾的交往,都很有传奇性,他还是著名散文家杨朔的日文老师。说起教日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一九七九年编的《冯仲云访问录》,在访问录第201页有一段记述很有意思:

金伯阳同志是满洲省委委员,做职工运动工作,入党很早。在辽宁搞职工会工作时,开始住在印刷机关,一九三二年到苏联,在太平洋职工会秘书处工作,回来时带来了“一·二六”指示信。一九三二年四月——八、九月在哈尔滨工作,他爱上了哈尔滨的一个交际花,长的漂亮,这个女的办了个补习班,教日文,在哈尔滨还开了个女子商店,女子站栏柜,是个时髦的事,轰动了哈尔滨。伯阳日文好,党内有个关系把伯阳介绍到补习班教日文,在教书中间,金与这个女子搞恋爱了,两个人都谈妥了,在伯阳书中夹个信笺,被组织发现了,这还了得,与满洲里市长的未婚妻搞恋爱还了得,作了决议不准与她恋爱,金就坚决服从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伯阳同志是很好的,很好的服从了组织,后到南满去了,女的以后自杀了,可能与此有关系。女的死后,报纸连篇累牍,满城风雨。

这段记述给我的印象很深,金伯阳和一位交际花谈恋爱,说明金伯阳是一位文艺气质极其浓郁的人,这一段撕心裂肺的感情因为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不幸夭折,令人慨叹。也许就是因为这一段感情的经历,在组织的干涉下,金伯阳离开了哈尔滨,从此走上了投笔从戎的抗日不归路。

站在金伯阳的殉国地,听着林中松风阵阵掠过耳畔,仿佛听到金伯阳愤怒的吼声。

19331115,据史料记载那是一个风雪交加,寒冷的日子,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金伯阳随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政治保安连一起行动,在与伪混成六旅邵本良部作战时牺牲在了我们站立的这片土地上。牺牲时金伯阳年仅26岁,金伯阳的人生轨迹就像一颗瞬间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短暂,却令人永远难忘!生前,他曾赋诗表露情怀:

人生难得几十年,岂为衣食名利权?

唯有丹心共日月,甘将热血洒江山。

 

      寻访完金伯阳的殉国地也不过上午7点多钟,回到玛珥湖山庄,我和抚民镇镇长丁爱利讲了寻访经过,并希望到金川镇看看曹亚范的墓地。他很痛快的安排车,并亲自陪同我来到了金川镇大龙湾风景区,曹亚范的墓地就在风景区大门的外面,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森林深处,在一片开阔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几座东北抗日联军的墓冢,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曹亚范的墓。我们采来鲜花和绿叶供奉在了墓前。关于曹亚范的殉难经过和殉难地有多种说法,我没有考证过,没有发言权,但曹亚范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民族英雄却是不争的事实。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金伯阳殉国地和曹亚范墓地感怀
抚民镇镇长丁爱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