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2012-06-06 20:06:29)
标签:

东北抗日联军

老战士

刘淑珍

依兰

文化

分类: 杂谈

5月27日,我们由汤浩良河赶到依兰的迎兰镇已经是夜里9点多了。原计划是到这里采访三军抗联老战士刘淑珍。天太晚了,只得找旅店住下,迎兰镇不大,孙国田老师开着车拉着我们找了几家才找到一家叫金华的小旅店,每人十元一晚。我和姜宝才、卢德峰一个房间。大家都很疲劳,很快就都睡下了。

因为感冒咳嗽,一夜没有睡安稳,第二天一早3点多就起来了,我漫步在迎兰小镇的街上,朝霞染红了东边的天际,我穿过小巷拍了民居。农民们早早就骑着摩托上工了。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远处松花江水静静的流淌着。

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

我回到了旅店,大家都起来了,洗漱完,我们找了一个小吃部,油条,豆浆,咸鸭蛋就是一顿,吃得很舒服。吃完早饭也不过6点多钟,时间尚早,只得坐着车在街上闲逛,我和孙老师是见狗拍狗,见猪拍猪,一头配种的大炮栏仔猪成了我们追逐拍摄的对象。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就这样闲诳着挨到了7点多。卢德峰和刘淑珍老人联系上了,我们到她家时她正在洗漱。她住的房子是一个小土屋,据说政府要给她翻盖新房,可一直没有兑现。

远看老人精神矍铄,根本不像90多岁的人。他的儿子已年近六旬,他的儿媳妇一个月前去世了。家中还有一个残疾孙女,已经37岁了。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摆好机器,开始采访很顺利,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极佳。说出了很多过去没有听到过的故事,比如张寿篯(李兆麟)和女红的故事,比如赵尚志如何处理部队中干部战士谈恋爱的问题。老人说,赵军长是允许战士谈恋爱的,不过他处理的方式是把恋爱者双方分别调到不同的部队。赵军长说等到抗战胜利了,再给战士们办婚礼,否者造出一堆小人来怎么办。他不像其他部队的领导动不动就给战士们处分,甚至枪毙。赵军长非常和气,战士们都很喜欢他。老人娓娓道来,给我们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抗联部队生活战斗的细节。采访期间,她的孙女不时的发出哀叹声,这个孩子太寂寞了。不一会她撇拉着腿,近乎于爬着挪出了屋子。我问她干什么去,她说,到后院子薅草去。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采访完老人家,我拿着机器录了一段她孙女薅草的镜头,我问这个37岁,却长得像个小孩的残疾人有什么心愿,她微微一笑没有回答。按正常这个年纪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可她连这个迎兰小镇还没出去过,更没有丘比特之箭射向她。照相时她甚至不愿把正脸面向我们。就在一个月前她的妈妈也去世了。这是一个多么苦命的人啊!

祖孙三人基本上就靠老人一个季度两千多元的生活补贴过日子。如果有个病灾的就更难过了。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刘淑珍老人一家:采访手记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