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教研”语文组


8彩色的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桌合作,利用多种方法认识“盒、咛”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二字;借助偏旁、图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叮咛”“葱郁”等词的意思,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感受绚丽的色彩、美好的梦境和快乐的童年。
3.紧扣第二节句式,训练说话,通过合作学习,尝试仿写,激发想象,丰富梦想。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一、二小节,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的梦。
【教学难点】紧扣第二节句式,训练说话,通过合作学习,尝试仿写,激发想象,丰富梦想。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
一、课程导入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有什么梦?又是什么颜色?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高洪波爷爷写的一首儿童诗(齐读课题)——彩色的梦。
指导读课题:
2.书写“彩”“梦”
(1)观察发现。
(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重点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集体评议
学习活动二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思考:彩色的梦是指什么?
2.合作识字,积累词语
(1)借助自主学习单,合作学生字
精灵
聊天
一星级难度:一起领读词语
汇报形式:请大家跟我们读1遍
二星级难度:提醒难读字音
汇报形式:
三星级挑战: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汇报形式:我用
关注“叮咛”“葱郁”葱郁这两词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形声字规律、加一加、减一减、结合生活等方法识记生字,重点读准后鼻音的字。)
师:下面请大家走进汉字大讲堂,去认识一个有趣的生字吧。
随机播放“囱”的微课。
(2)一起读这些词语朋友,用心记住他们。(齐读词语)
学习活动三 探寻“彩梦”,感受神奇
1.聚焦第一节:探“梦”
(1)想一想,彩色的梦究竟是什么呢?预设:彩色的铅笔。(板书:彩色的铅笔)
(2)探究:这是一大把怎样的梦?自由朗读,汇报交流
(3)样子: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4)拓展说话,感受彩色铅笔的多种多样。
对一对: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圆——有的方
小结:你觉得,这真是一群——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铅笔呀。
难怪诗人说,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ppt:标红“一大把”)
(5)指导朗读
(6)想象说话
瞧,这一大把彩色的铅笔,在干什么呢?
(引导抓住躺、聊天、跳蹦等词,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彩色铅笔的自由自在和活泼可爱)
想象:“躺在铅笔盒里聊天”的情境(描红此句,圈出“躺”)
嘘,你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微课播放)
绿铅笔说:春天到了,我真想出去画一片绿绿的草地呀。
红铅笔说:我也想出去玩一玩,画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一大把彩色铅笔中的一员,你会聊些什么呢?
师:他们不仅会聊天,还会“蹦跳”。(感受拟人写法)
师:是呀,原来高洪波爷爷把他们当成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了呢。
齐读第一节:
让我们用最好听的朗读送给这些可爱的彩色铅笔吧。
现在你们就是这群可爱的铅笔,让我们配上动作表演着读一读吧。
1.
(1)自由朗读第2节:彩色铅笔蹦呀跳呀,你们的脚尖滑过哪些地方?发生怎样的变化?(横线画出地方,波浪线画出变化)
(2)交流反馈,完成板贴。
(3)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读(动画课件逐句演示,个别读)
读着这三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抓住量词和颜色,指导学生读出变化和神奇并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特点,为仿写做铺垫。)
(4)齐读第2节
读到最后一句你又又什么发现?
(三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5)仿说句子
(6)配乐齐读
学习活动四
(1)想象拓展
脚尖还会滑过哪些景物呢?这些地方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提供支架,合作创梦
板书设计:
彩色的铅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