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019-12-23 08:14:14)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平阳县水头镇第二小学     

项目名称

校“主题”教研活动                                           

项目负责人

彭希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

 

主讲人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申请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019.1水头二小泾口校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6

21 书戴嵩画牛

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解题意。

1.谈话导课:你们看这幅画熟悉吗?是的,它就是唐代画家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话说戴嵩非常善于画牛,笔下的牛无不栩栩如生,其中这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文学家苏轼据此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个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书写,记录的意思?

破题,PPT展示:《回乡偶书》《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戴嵩画牛是一件事情,意思就是记录戴嵩画牛这件事,所以书要和后面的戴嵩画牛断开读。再齐读。

板块二、读通——知文意。

师:对了,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断句。抑扬顿挫,恰是文言文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出示学习活动一:

借助注音读准生字,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自由练读2-3次。

交流: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是不是都读对了。相机指导三个多音字的读音。数的读音,三声还是二声?

齐读第一段,读准多音字。

谁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导“曝”读音和书写

(2)出示停顿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过渡:我们把课文读顺了,意味着我们叩开了和古人交流的大门,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把和古人沟通的桥梁也架构起来吧。

出示学习活动二:

要求1.独立学习:默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联系上下文,并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在旁打上“?”。
2.
同桌合作:互相答疑,一人一段讲意思
3.
交流分享:合作后仍不懂或懂了的词语。

1)学生自学,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2)指名交流,相机指正。

预设一:

出示: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理解“轴”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出示: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理解“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出示两幅《斗牛图》比较理解。)指导读出节奏。

 

出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相机理解“奴、婢”的意思。

3.     整体感知。能不能连起来讲讲这篇文章的意思?

板块三、趣读——入情境。

文章里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板书:杜处士  牧童)

出示学习活动三:

1.自由读课文,用直线划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

2.再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1.     学生自学。

.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板书《牛》)。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

出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1)谁来读读写杜处士的句子?你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杜处士的表现?(喜爱)

“尤所爱”表现在哪儿?

2)学生想象说话,理解“常以自随”

(3)杜处士非常喜欢戴嵩的《斗牛图》,经常将此画带在身边。有一次。。。。。。

(4)小结:刚刚我们紧扣“常以自随”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体会到了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喜爱。(板书:合理想象)

5)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小牧童:

出示: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掉尾而斗,谬矣。

师:面对《斗牛图》,小牧童是怎样的表现?谁来读一读?你用了哪个词形容小牧童的表现?(聪明自信、天真可爱)

师:追问:小儿,你如此掌大笑,是为何故?

那你能不能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指导带上动作再读一读。

 

2.师生分角色读处士和牧童的表现。

看到聪明自信,天真可爱的牧童,处士会说些什么呢?文中是怎样写的?

3.出示:处士笑而然之。

1)理解这句话。

2)处士笑而然之,牧童拊掌大笑。这两处笑能不能换一下?

出示两个词语,学生辨析比较。

3)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4)师:一个天真浪漫,笑得不假思索;一个淡然处之,虚心接受错误。你们能八他们通过你们的读体现出来吗?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板块四、想象——讲故事。

1.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试着练习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要注意什么?(语速、语气、动作等)

加入想象(板书:想象),会让故事的内容更丰富。

2.出示学习活动四

1.独立讲:选择文中的一个身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2.
合作讲:四人合作,一人讲一角,一人评一角。

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

3.讲讲“我”的故事。

1)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人物,会讲的更加入情入境。

2)出示小贴士:

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

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3)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4)讲故事,评价交流。

(合理想象、角色转换、形象表达。)

板块五、总结——明事理。

1.文章哪句话写出了作者苏轼的感受?学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打鱼当问——看病当问——做饭当问——(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实践出真知。)

2.本文以《斗牛图》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的故事,最后阐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简约之美。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杜处士                      

                                         

《牛》        

                                         

小牧童                       合理 想象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周瑞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