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散文 |
写点生活|我们的清明
小狮子巴图鲁
29日下午,看到启真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组时间: 3月29日14时27分。下面配的照片上,一只白皙光洁的手握着一只虬结枯瘦的手。
顿时鼻子发酸,我知道,启真的父亲,走了,就在这个清明节的前夕。
而此时的启真,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兰克福。
最亲的人离去之时,无法陪伴在身旁,人世间最大的伤痛,莫过于此!
去年11月初,启真在法兰克福机场登机前给我发了条信息:“父亲重病,回国一个月,这也许将是我在国内呆得时间最长的一次假期了。”原来前段时间,启真父亲因腹痛送医,一经确诊就已是肝癌晚期,医生直言来日无多。在德国时启真亦曾咨询过当地的医生,他们仔细看过她父亲的病历和各种检验报告后,沉默摇头,这样的病例,在德国,也只能给予支持性治疗,并没有更好的方法。而且现在是疫情期,出国看病并不容易,连她的签证,也是几经周折才办了下来。
回国一下飞机就直接被拉去隔离了半个月,剩下的半个月的假,启真一刻也不敢浪费,吃住都在医院里,寸步不离地陪伴照顾父亲。直到返德的前两日,才约我匆匆见了一面。说起父亲的病情,启真的眼圈就红了,陪伺父亲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她目睹退休后一直身体健康甚至还能下地干活的父亲迅速消瘦衰弱,到现在连慢慢走上几百米,中途都要歇息上好几次。家人虽尽力隐瞒病情,父亲终还是有所察觉,人至此时,即便平素再豁达敞亮,仍是万般眷恋这俗世红尘,何况父亲还有这么多的牵挂。
最牵挂的,当然是启真,她是家里的老幺,上面两个哥哥,父亲平生最疼爱的就是她了,偏偏这个千娇百宠的小女儿走得最远,找了个金发碧眼鸡同鸭讲的德国男友,远嫁到法兰克福,就算没有疫情的时候,每年也不一定能回家一次。曾接父母到德国小住过一次,去时倒是兴冲冲的,但住了没几天就闹着要回来,说不习惯。本来启真打算等明年疫情平缓一点全家一起回国,给父亲过75岁大寿的,却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启真回得急,什么年休调休补休病休都算上,愣是硬生生地逼着主管给她拼凑出一个月的假,但先生和一双儿女都来不了。没见着那对粉妆玉琢的混血小外孙和小外孙女,这让父亲如何放心得下!还有老家的房子,父亲本来打算今年翻建成新楼,两个哥哥和启真都觉得没必要,老家平日就父母两人生活,儿女都在外地,偶尔回来小住而已,没必要为此折腾,父亲却坚持。启真知道,父亲是为了他们全家回来能住得更舒适一些。翻建房屋这等大事,不都得等着父亲回去操持吗!
所以父亲坚持要来上海最好的肿瘤医院做手术,启真和哥哥们心里都明白,这手术并无多大意义,徒增痛苦耳,也只得顺其心意,不过是彼此都求个心理安慰罢了。
父亲求生欲望极强,一向讳疾忌医的他,这次却一反常态,做完手术出院没多久,又催着要过去复查。于是,妈妈、大哥、二哥和启真,全家难得一起到了上海,一是陪着父亲,准备入院复查;而启真,则从浦东国际机场搭机飞回法兰克福。
说着说着,启真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大哭起来:“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我就怕这次一回,我爸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了!”
隔着辽阔的欧亚大陆,中国有生她养她爱她的病危父亲;德国有爱她的先生,盼着妈妈回家的儿女,赖以生存的工作……启真恨不得能将自己撕成两半!
我默默抱住她,轻拍她的后背,沉默无言,却心意相通,人到中年,要承受亲情爱情的羁绊,要背负工作生活的压力,要面临生离死别的抉择……
启真返德后没多久,父亲的病情就恶化了,再次入院治疗,过年时他坚持要回家,家人都劝他不要出院,肿瘤晚期病人,如果没有医院的支持治疗,极其痛苦难熬。但彼时父亲大概就已经有所预感来日无多,连市区的大哥家也不肯住,固执地要求回到那个离市区需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偏僻小山村里。今年春节,大哥、二哥携家带口全回到那个小山村里,陪父亲过年,只是缺了启真!而这个遗憾,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一过完年,父亲就被送回到医院,之后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病情是日重一日,启真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前天,医院连下了两次病危通知单,嘱咐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启真急着回国,但签证还没下来,噩耗却已先至了!
她崩溃大哭,和两个哥哥联系,都劝她先不要回来,现在国外入境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7天的隔离政策。这意味着即便签证能顺利下来,她也见不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了!
“昨夜,半睡半醒之时,恍惚回到家乡,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陌上花开,一个小姑娘跟在挑着扫墓物品的爸爸身后,紫云英插了满满一头,手上还捧着一大把油菜花,蹦蹦跳跳地走在田埂上……醒来,泪湿满襟。现在才真正理解清明这个节日的涵义,从今以后,每个清明,之于我,都是无尽的哀痛和遗憾。那些曾经快乐的清明节,再也回不去了!”这是启真刚写的一段话。
我看得泪目,是啊,年少时节,清明之于我们,其实是个快乐的节日,能去野外踏青,能在草地上打滚,能和表兄妹们一起嬉戏,席地野餐,即便被大人逼着在墓前鞠几个躬,也不过当成一个有趣好玩的游戏。当然,大人们是一脸的哀伤肃穆,彼时,清明是属于父辈们的。
而今人至中年,经历过痛苦煎熬的疾病伤痛,直面过绝望无助的生死之门,承受过心碎难愈的生离死别。清明这个节日,终于有了这个年纪所必须担负的哀伤和沉重。
今日之清明,是我们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