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子恺写春【转载】

(2022-03-26 22:27:13)
分类: 转载散文

丰子恺写春

掌上曲靖

2022/03/11

关注

读丰子恺的《春》,感觉那份意蕴,那份情致,那份春情,沁人心脾,煞是美妙。也就是说,那份阅春之心,让我叹为观止,欲罢不能。

在文中,那早春之早,梅花喜迎风雪,犹如泄漏的春消息,寻找着季候上的春天,那是精神的春天,在文字里初显端倪,如影随形。早春时,春寒料峭,偶有雨雪霏霏,那滋味里,那气象,有“一春能有几番晴”的惆怅,“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的早春迷惘,那“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喜悦,只能静待,喜望春日芳华,天地沧桑。其实早春景象,乍暖又寒之中,时晴又忽雨,那是真实的情境,有“春在梨花”,也有“梨花带雨”,总让人想象古代春词里绵延的春之情绪,在春寒中有春困,春愁里有春怨,如同“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扑朔迷离,不一定得见春光明媚,倘是“落雨”,定能让路上行人,体验到“断魂”愁思,绵亘的意绪。那早春,有一点“春徒美其名”的言外之意,是自然造化的弦外之音,表达了天地的真实面目,人心体验的人文风光。早春是春,是藏着的春,冬的终曲,春的序言,天气寒暖交替,春心踌躇满志。

丰子恺把暮春,写得丰沛激昂,充满生机,说它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心向暖,温和宜人,有“春在卖花声里”的欣喜,也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象。那春情里,更有独到之笔,在觉醒的自然景色中,写出妙笔神采来。文中说,青草和白雪,是最伟大的景象,正如画家在画春红时,略蘸些胭脂、朱磦,轻描淡写,就可画出情致风韵;而在绘制白雪与青草时,却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为此说,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那才是大公无私的春色,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因为它广泛地生长在大地表面,只有当早春的枯草尽去时,才有青山绿野的出现,天地才能够为之一新。也就是说,正如“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的暮春,已经是春之高潮,是春之篇章的尾声,那青色弥漫,天地春浓,人间万象生机。

我惊讶,老先生精致用心的良苦之中,不乏让人警醒,处处皆趣,让人茅塞顿开。正如他阐释一个春字,说它可爱,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他还说,尤其是诗人词客,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春字,音容俱佳,读起来铿锵而惺忪可爱,字的形状也齐整妥帖,具有对称的美感。然而春之美,却不同于一个美丽的佳人,也有不可喜之处,那就是暮春以前的早春时光,冬意犹存,身心也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春意盎然。

在丰子恺笔下,春是鲜活的,也是真实的,他不是一味地赞美春而显得意欲缱绻,也不是浮浅地写春而落入俗套,他把春写得张弛有度,也把春传达得自然、鲜活而妥帖。这一点,正如他笔下《护生画集》中的许多用心之作,贴近生活,力透灵魂,显出了真善美的大意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