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阳修出使河东(下)【转载】

(2022-03-19 19:37:06)
分类: 转载散文

欧阳修出使河东(下)

山西新闻网

2022/03/15

关注

改善资源管理,以惠国利民。为了防御西夏边患,朝廷故意空置一些交界的土地不予耕种,内迁相关区域的居民,导致相应区域的荒芜或失守。然而,这些地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导致戍边的士兵只能私从契丹买粮食,受制于外族。因此,欧阳修认为应解除禁令,倡导边地开荒耕耘,可以巩固西北边防,改善边上军民的生活。(《请耕禁地札子》)又结合河东物产的分布,特别是铜和矾等资源,欧阳修提出了具体的惠国利民的措施。如,河东“鼓铸铁钱,盗铸者不少”,因此河东的铜矿“产育必多”。在“近年钱币阙乏”之际,应该“寻铜矿烹铸”。然而,官家寻访不利,导致“铜宝不能兴发”。(《相度铜利牒》)再如,欧阳修认为官府插手煎熟矾,导致承包户熟矾积压。同时,鉴于赋税减免,导致朝廷实际的收入出现亏损,欧阳修建议查收“废罢晋州炼矾务”,“官罢自煎熟矾出卖”,依旧由农户承包,朝廷可坐收赋税。(《论矾务利害状》)。

关于加强边防的建言。在西部边患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欧阳修结合河东的相关情况写下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他认为要防患于未然,即“唯当持重以待,未宜便若寇至而大集穷边,虚成自扰”。首先,发现“河东沿边州军器械,全然不堪”,需要“委官拣点修换”。其次,代州诸寨主、监押等几乎无“能干而晓事者”,应该“早行替换”。此外,认为岢岚应该“增城浚壕”,增强御敌的能力。(《论西北事宜札子》)欧阳修“寻至诸州军,令主兵官吏依常式教阅,观其精粗”,然而“主将不一,器械不精”。因此,他认为应该挑选“少壮有勇力者增置清边”,并将“短小怯弱者先拣退充厢军”。(《论宣毅万胜等兵札子》)再如,欧阳修在考察了代州后,认为目前代州的城壕虽然不太好,但还有些作用。因此,认为不能“通为一壕”,相关的举措都应该停。(《论代州开壕事宜札子》)欧阳修视察了麟州,认为不能废罢麟州。首先,麟州“城壁坚完,地形高峻,乃是天设之险,可守可攻。”其次,麟州及五寨遥相呼应,构成了西部边境上的一道屏障。因此,不能移废麟州,而是减少五寨的常驻士兵,改屯在人烟稠密的保德军(今山西保德县附近)。这样既可免去供给的麻烦,又可随时增援前线。(《论麟州事宜札子》)欧阳修根据自己的考察,推举了米光浚等人,检举了鲍亚之、王凯等不才官吏。欧阳修认为米光浚世居代州,熟悉边事,懂兵法,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尽管米光浚没有依照重杖打死逃兵,但斩决了逃兵,因而触犯了当时的法令。欧阳修认为在边防之地,这样是警戒世人的重要措施,米光浚的所作所为可以理解,因此不应该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罚。其后,有人检举米光浚体弱多病,但欧阳修驳斥了相关言论,以亲自考察的证据力保他再任岢岚军使。(《举米光浚状》等)此外,欧阳修认为应该严肃对待“作过”(做坏事,特指叛乱、闹事等)的士兵,“不使骄兵得志”,导致“后患转滋”。(《论永宁军捉获作过兵士札子》)

显然,欧阳修在出使河东期间尽心尽力,深入了解地方的具体情况,为朝廷擘画利害,为民排忧解难,写下的这些奏章中大部分措施得到了实践和推行,部分还体现了欧阳修的远见卓知,为日后他在核心枢纽决策集团大放异彩奠定了相当的基础。从这些奏折中,可以窥见欧阳修初入政坛核心时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张,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基本的政治法律思想。

摘自《山西法治史话》

杨志军 侯亮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