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原创诗歌 |
南 湖 红 船(外 二首 )
嘉兴的南湖碧波荡漾,
烟雨楼前的红船,
穿越百年岁月的烟雨苍茫,
把一个政党浴血奋战的故事叙讲。
万福桥旁静泊的画舫,
仿佛依然在倾听真理的回响,
见证一个国家曾经的苦难风霜......
也许只有南湖的那只红船,
才能够如此勇敢的负重前行,
承载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
红船载着百年前的民族重托,
在漫漫岁月长河里执著的远航——
面对列强蹂躏的屈辱,
怎样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
艰苦跋涉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
怎样才能驱散阴霾的遮挡?
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怎样才能实现翻身解放的渴望?
先驱们在红船风云际会,
谱写了惊天动地的世纪华章!
南湖红船点燃的革命圣火,
犹如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
放射出照亮中国前程的万丈光芒......
站在浓蔭遮蔽的堤岸,
似乎可以看见静泊的红船,
仍在生发跨越时空的灵魂激荡。
透过那一行行惊心动魄的音符,
依然能看到历史沧桑的悲壮回放——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
从五十多名到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
红船引领一个伟大的民族,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惊天辉煌......
北 大 红 楼
一座红楼屹立了百年,
构筑成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那一片鲜艳的红色,
染红了炎黄子孙的精神谱系。
从此人类信仰的旗帜,
在古老的东方大地高高升起。
北大红楼的玉兰树下,
历史窗口传来的铿锵话语,
如黄钟大吕震撼天宇。
历史厅廊展开的辉煌画卷,
是何等的波澜壮阔,
激荡了华夏江山千万里。
一间普通的教室,
走出了诸多民族的脊梁,
播撒了人类求解放的真理。
从北大红楼扩散到大江南北,
唤醒百万农奴举起刀戟......
这里有伟人的身影,
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
毛泽东、鲁迅,
在红楼里谈救亡图存,
谈民族大业、共产主义……
这里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新青年》、《每周评论》,
为冲决历史之桎梏,
挽回民族之青春,
让马克思主义展开飞翔的羽翼。
毛泽东的湘潭之声,
从“第二阅览室”传到《湘江评论》,
更卷起五洲震荡风雷急!
如今北大红楼静静肃立,
在络绎不绝的人群里久久沉思。
是在思索来时的路在那里?
还是在谋划未来怎样创造奇迹?
红楼似乎正在告诉人们,
那是在赓续红色的精神谱系,
倾听崇高信仰的时代强音,
感悟在此出发的初心,
探寻民族奋然前行的足迹......
烟 雨 楼
久久屹立在嘉兴南湖,
一帘烟雨掩映一方楼台,
五代后晋的琴声依稀奏鸣。
唐代诗人杜牧的佳句,
成就烟雨楼的万世美名,
濛濛烟雨靓丽了烟雨楼影。
烟雨楼宛若历史的老人,
成为一个政党百年奋斗的见证。
一群青年人冒着百年前的风雨,
由上海石库门来到嘉兴,
从狮子汇渡口登上南湖红船,
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泊停。
无暇欣赏烟雨楼的风景,
紧张而激动地完成一项伟大使命,
一个伟大的政党在红船上诞生。
红船燃起的一束真理灯火,
在中国革命恢宏壮丽的交响乐上,
谱下了一曲震撼人心的音频——
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民族的生命!
历经腥风血雨的烟雨楼,
目睹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情。
重檐飞翼依然在仰望,
朱柱明窗还在倾听。
苏轼等历代文人墨客们,
那些雄浑壮阔、古朴典雅的诗情 ,
铿锵有力地奏起强劲的和声。
烟雨楼用一道道沧桑痕迹,
为后来人讲述着那一时刻的神圣!
2021.5.29发稿
2021.5.31《温馨微语》网络平台录用诗歌《南湖红船(外二首)<北大红楼、烟雨楼>》,腾讯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