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散文 |
一棵三角梅的南洋往事
东南早报
2022/03/01 10:00
洪春锦
院子里的三角梅又开了,苍老的枝干上,红通通的一片,真是夺人眼目。
这一棵三角梅,来自清江叔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母树。在我记忆里,很多年前,清江叔侄孙的新厝门前,就有过一棵特别大的三角梅,枝条蔓过大埕边的矮墙,花经常开得特别热烈与烂漫。
清江叔早年带着家小,从闽南山村出发,去到南洋谋生,他自此数十年未再归来。直到三十多年前,清江叔才终于踏上了久违的返乡之路。
从马来西亚槟城到诗山古镇,他随身的行李箱里,就有几截手指粗的三角梅枝条。担心行程太远,他给枝条浇上了水,并用湿毛巾包裹着。那几截的三角梅,就这样跟着他一路颠簸回到了小镇,并从此将根深深扎在了他日思夜想的唐山故里。
三十年前,三角梅在老家农村里还是个稀罕物。清江叔带回来的祖树,就不断在村里繁衍开来。我家小院里的这一棵三角梅种在盆子里,有时酷热天里会被晒得蔫蔫,但它都安然地活了下来,腊月底总会用那一树的红艳艳来迎接新春的到来。
我关于南洋、华侨的最初记忆,应该是来自小时候所看的电视连续剧《雾锁南洋》,但也只是模糊地记得那些下南洋谋生的华人,起初都过着十分艰辛的日子。后来从大人口中,我才知道我们四落厝里,就有好多的长辈离家后就一直待在南洋。
清江叔是最早返乡探亲的一位南洋华侨,后来,那些少小离家的老华侨也陆续回到了他们数十年再未曾回来过的家乡。记得他们在大冬天里,也都起得早早的,然后就直接到古厝井边去提水冲凉,数十年的热带异乡生活,已经让他们养成了每天都要冲凉几次的习惯。
此后,清江叔每年都要回来故乡小住一段日子,他也曾带着两个儿子回乡谒祖。我曾见过清江叔一面,数十年旅居海外,依旧没有改变他的乡音,一聊起家常,仍是那一口熟悉的闽南话。那时清江叔已经八十岁左右了,腿脚有些不便了,但他仍是每年都要回乡一次,每一次都要住个二十多天。
对于这些老一辈的宗亲,我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只是其中一位华侨的背影,却一直存在记忆深处——他游走南洋几十年,孤身一人返乡谒祖,瘦削的身子,就蹲在老家荔枝树下的田埂边,静静地盯着地里。
那一代为谋生而远渡南洋的宗亲,已经在岁月的更迭里不断凋零,清江叔也已经故去多年。他的人生最后几年时光里,因为行走不便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但他当年不远千里从槟城带回来的三角梅,已经在他的梦里故乡扎根、繁衍,开出了一季季绚烂的花朵。
每一个游子,不管走了多远,都会不断追寻自己来时的地方。只有那一处魂牵梦绕的所在找到了,一颗漂泊的心才会得到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