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文艺评论 |
(文/士弘毅)
写古诗一定要讲究平仄格律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古诗,分为古体,近体。近体要讲平仄,讲格律。古体也叫古风。古风每句不需要讲平仄,不用讲格律。但古体,近体,都要押韵。在中国古人眼里,无韵不成诗。无韵为文,有韵为诗。与新诗白话诗不同。如今的白话诗,几乎没有押韵的。
古风,主要分成五言古风,每句五个字,句数不限(简称五古),七言古风,每句七字(简称七古)。五古,七古,每句不用讲究平仄,但都要偶数句押韵 。五古,一般不换韵,也有少数作品换韵 。唐代之前的五言诗,其实都可以称为五古。比如,曹植的五言体,陶渊明的五言诗,谢灵运、庾信,等人的五言诗,皆可称为五古。唐代诗人也写五古。象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杜牧 ,李商隐,李贺,等。七古,可以一韵押到底,也可以换韵。有四句一换韵的,比如春江花月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另外古风,还有一种长短句交错的,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写法很狂放恣肆,如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 吟 留别》《行路难》。即便这种杂言体的古风,也是押韵的,但经常换韵。
古风,的押韵比近体格律诗押韵要宽一些,写起来由于没有格律的拘束,可以自由地叙事,尽情的铺展,写景、抒情、议论,都可以融于一体。古风需要写多少句,没有固定要求。完全根据作者自由发挥。短可四句,六句。也可八句,十句,几十句。李白有代表作古风五十九首。长则可洋洋数百言。象杜甫长篇的五古《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风上下句之间,可以用对仗,可以不对仗,也可似对非对,半对半不对,象是对仗但不是那么工整。主要为了让诗气脉更流畅,诗篇读着更水到渠成,一气贯注为好。
古风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其中仄韵古风,有专门押入声韵。押入声韵,不可与上声、去声通押。但入声字许多韵部可以通押。至于哪些入声字韵部可以通押。可以参考著名学者王力《汉语诗律学》古风部分,有详细论述和举例分析。此不展开。
或探讨古风,欢迎加士弘毅 微信15190711317 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