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西县当前农业生产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5-05-26 09:36:14)
标签:

房产

文化

财经

分类: 工作记事

  

按:今年以来,黔西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促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加快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但是,当前农业生产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产业趋于稳定。截止目前,全县春季农业生产种植玉米46.5万亩、大豆5万亩(折净作)、杂粮7万亩(折净作);种植蔬菜14.2万亩、马铃薯28万亩;水稻育秧可栽大田10.2万亩。

  (二)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着力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高山生态有机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今年,新增人工种草面积4万亩,完成1万亩;种植中药材总面积7万亩,现有中药材面积5.53万亩,占总任务的79%,比2014年新增加0.5万亩。

(三)产业化经营逐渐成型。目前正在组织申报黔西县黑霸乌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家为市级龙头企业;建成洪水乡柳岸水乡、杜鹃办乌骡坝、莲城办流连谷、新仁乡化屋基等集休闲、养生、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农庄)12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9个,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19个,社员140人;规范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县已流转土地面积103536.5亩,今年新增面积5200亩。

(四)畜牧水产逐步增长。生猪存栏30.93万头,出栏14.06万头,禽存栏272.16万羽,出栏93.2万羽,肉类总产量1.6万吨,实现养殖业产值4.34亿元;全县养殖总面积427公倾,完成水产品产量192吨。

(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组织对全县43个专业合作社(企业)开展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全面开展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检查。积极推进林泉镇清塘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完成清塘村7个村民组488户农户的档案清理、入户调查、地块勘界调查工作和地块面积测量工作;大力实施沼气、巩退、农村清洁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

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分别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春耕生产领导小组,将有关目标任务逐级进行分解,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级领导包村(社区),村干部、小组长、党员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春耕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将春耕生产工作纳入县督办督查工作内容进行常态化督查。

(二)抓好物资供应。截至目前,全县共调进优质良种735吨,其中杂交水稻115吨,杂交玉米620吨;储备各类化肥2.71万吨,农药 7.85 吨,农膜600吨,为春耕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抓好技术培训。县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技术服务,全程做好技术指导,全力服务春耕生产,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还利用农民技术学校授课、召开群众会、现场培训会等形式,在全县开展了以水稻、玉米高产创建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民2.8万多人(次),印发资料5万多份。

(四)抓好田间指导。县政府成立29个春耕生产服务指导组,抽调农牧系统100名专业技术骨干,分赴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服务,着重把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送到群众手中。同时,县农牧局还与县气象局合作,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广大群众提供农业天气信息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灾害性天气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等,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五)抓好示范引导。认真抓好重新镇1.18万亩、永燊乡1.16万亩、大关镇3.18万亩玉米高产示范项目和全县23个乡镇18万亩增粮工程,通过抓示范、抓典型,带动全县大面积农业丰产丰收。

   (六)抓好执法检查。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确保了种子、化肥、农药等的质量安全。共组织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63场次,出动执法车辆53台次,执法人员228人次,检查种子经营户67户次,肥料经营户142户次,农药经营户198户次,兽药经营户67户次,饲料经营户314户次,保证了春耕生产各种农用物资的质量安全。

   (七)落实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各种惠农政策,2014年共兑现良种补贴等惠农资金1728.58万元到农民手中,增加了农民对春耕生产的投入,为春耕生产注入活力。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抗灾能力低,农业增产增收的难度大。

(二)耕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农村务农人口逐渐老龄化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部分作物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务农收入已不再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弃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农户对于化肥、农药等农资施用不科学。部分农户生态农业发展意识淡薄,农资施用不科学,既造成了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及生态环境。

   (四)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虽然这些年我县加大力度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新修沟渠及配套排灌设施,但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导致农民想改种水稻却苦于无水而放弃。机耕道建设覆盖面小,很多地块农业机械难以直接下田,很难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这也是我县土地流转较慢和大户、家庭农场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 

   (五)涉农项目建设少。涉农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工程进度相对滞后。

  四、对策和建议

    (一)继续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督促春耕生产示范样板点打造,搞好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春季农作播种计划圆满完成,为全年粮食总产奠定基础。

(二)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和提升建设水平。切实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其他农业经营组织发展,有序推进茶叶、中草药、草地生态畜牧业等产业实施进度。

(三)着力整修水利设施。目前农村的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因年久失修,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这对粮食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投入资金整修各类水利设施,确保我县现有的耕地水旱无忧,使耕地不会因无法灌溉而抛荒。

 (四)强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三项技术。农业清洁生产三项技术是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还田。把推广三项清洁生产技术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形成广泛共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三项技术的知晓率与应用率。要搞好办点示范,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格局。

  (五)加大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加强项目监管,全力搞好协调服务,提升农业基础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点工作。

(六)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上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开展对农贸市场排查、清理整顿、农产品抽样检测、动物卫生安全监督与执法等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