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6167bb0ct73ecac0d5a94&690
揉揉酸痛的眼睛,看了眼表,已是凌晨2点了,可是脑海里阿纳金(Anakin
Skywalker)那痛苦的眼神还是挥之不去。
这几天把6部星战又完整的看了一遍,虽然最近的一部《西斯的复仇》上映也有4年了,一切关于星战的讨论都已尘埃落定,不管是它那绚丽的特效,还是那38亿美元的票房,还是对一代人的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烙印在了电影史上。
当黑武士达斯.维达(Darth
Vader
)站起来的那一刻,那个来自塔图因的可爱的小孩阿纳金已不复存在,那个深爱着帕德梅的青年阿纳金已不复存在,“你变成了自己曾经发誓要消灭的的那种人”欧比旺心痛的话语中夹杂着悲愤与愧疚,那个预言中能给原力带来平衡的人,那个自己苦心培养十几年的人,两人名为师徒,实胜兄弟的感情都已不复存在,这一切的消亡,卢卡斯给了我们很多答案,得不到信任,性格固有的偏激,为了爱人的生命,对power的追求,善良可爱的阿纳金就这样变成了达斯维达。
大多数观众是喜欢圆形人物的,有多种性格更加的真实,就像阿纳金和索罗船长(哈里森.福特饰),有着善良的本性,又有着搞怪的特点。但在这个星战系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相对扁形的欧比旺,他也在一步步的成长,在魅影危机里他和师父魁金刚拯救了那卜星,在魁金刚被达斯.摩尔(Darth
Maul)杀死后他替师父报仇杀了达斯.摩尔,从此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绝地武士,在后面他戏份还有很多,追查克隆人,杀死格里弗斯将军。他明辨是非,又终于感情,答应师父要照顾阿纳金,于是不顾绝地长老会的反对,教授阿纳金;他勇于献身,为帮助卢克,死在达斯维达剑下;他一直将阿纳金当做兄弟一样,最后阿纳金死时,他还深情的说“我爱你”。这是一个真正的jedi,一个真正的男人,为信仰和追求而不断努力,我维护的是自由的共和国,不是独裁的帝国!
http://s16/middle/6167bb0ct873ec2bede2f&690
少年的梦是永恒而短暂的,犹如星空中划过的流星,义无反顾地将美丽绽放后一头扎入黑暗的深渊。那么《星球大战》呢,就仿佛缓慢流动的映像,将那刹那的辉煌,在银幕上画上了三十年。
《A
new hope》中那些特效现在看来有些假,但是在1977年做成那样的特效反映了卢卡斯的用心和想象力,
那年
,郎·霍华德23岁,“当电影结束时,我一句话没说,走出剧场,又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买票,又看了一遍。”他后来成为卢卡斯的弟子,出师后导演了《魔茧》、《阿波罗13》、《美丽心灵》等科幻影片和科学家传记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岁:“看《星球大战》让我惊喜得要尿裤子。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哪,谁做的?我告诉自己,嗨,伙计,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我就这样辞去了卡车司机的工作。”7年后他导演了科幻巨片《魔鬼终结者》,又过10年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皮得·杰克逊只有15岁:“看《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多么神奇,又多么贴近我们平凡人的人生,那是外星,可一样脏兮兮,很亲切。”众所周知,长大后,他导演了《指环王》三部曲。
那年,斯皮尔伯格31岁:“那些特效跟真的一样,让我眼花缭乱。我爱死它了。故事好演员也好。”他本来就是卢卡斯的好友,两年后,他接连导演了《第三类接触》、《E.T》、《侏罗纪公园》、《迷失的世界》、《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世界大战》也将在今年下个月全球公映。
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岁:“看了《星球大战》,我傻眼了。我对我的制片人说:‘我们还等什么?这么棒的东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两年后导演了《异形》,又过三年拍了《银翼杀手》,在影史十大科幻片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一。
《星球大战》改变的不光是这些电影人,它改变的是整个好莱坞电影生产方式,像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它改变了整个欧美文化,至今传承不息。
愿原力与你同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