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氏春秋》第6卷(四)原文译注

(2013-04-06 16:08:11)
标签:

文化

分类: 《吕氏春秋》26卷详解

《吕氏春秋》第6卷(四)

制乐
【原文】
    四曰: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其治厚者其乐治厚,其治薄者其乐治薄,乱世则慢以乐矣。今窒闭户牖,动天地,一室也。故成汤之时,有谷生於庭,昏而生,比旦而大拱。其吏请卜其故。汤退卜者曰:“吾闻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於是早朝晏退,问疾吊丧,务镇抚百姓。三日而谷亡。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百吏皆请曰:“臣闻地之动,为人主也。今王寝疾五日而地动,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曰‘请移之’。”文王曰:“若何其移之也?”对曰: “兴事动众,以增国城,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见妖也,以罚有罪也。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罚我也。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不可。”文王曰:“昌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於是谨其礼秩、皮革,以交诸侯;饬其辞令、币帛、以礼豪士;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无几何,疾乃止。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已动之後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於君。虽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於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必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当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臣请伏於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 是夕荧惑果徙三舍。

【译文】
    想要欣赏最和谐完美的音乐,必定要有最完美的政治。国家治理美善的,它的音乐就美善,国家治理粗疏的,它的音乐就粗疏,至于乱世,音乐已经流于轻慢了。

    虽关闭门窗,在一室之中却可感动天地。

    成汤在位的时候,庭中生出一棵奇异的谷子,黄昏时萌芽,等到天亮已经有两手合围那么粗了。汤的臣下请求占卜异谷出现的原因。汤辞退占卜的臣子说:“我听说,吉祥的事物是福的先兆,但是如果遇到吉兆,却做不善的事,福就不会降临。怪异的事物是灾祸前先兆,但是如果遇到怪异而做善事,灾祸就不会降临。”于是他早上朝,晚退朝,勤于政事,探问病人,吊唁死者,务求安抚百姓。三日之后,庭中的异谷竟消失了。所以说。祸是福所倚存的东西,福是祸所隐藏的处所。这个道理只有圣人才能认识到,一般人哪里会知道事物变化的终极?

    周成王即位八年了,这年六月,文王卧病在床五天而地震,震动范围东西南北不出国都四郊。百官都请求说,“我们听说,地之所以震动是为君主的缘故。如今大王您卧病五天而地震,震动范围四面不超出国都四郊,群臣都十身恐惧,说‘请王把灾祸移走’。”文王说,“怎么移走它呢?”臣子回答说:“征发徭役,发动民众,来增筑国都的城墙,大概就可以把灾祸移走吧。”文王说:“不行。上天显现怪异是借以惩罚有罪的人。我必定有罪,所以天借此惩罚我。如今特为此征发徭役,发动民众,亲来增筑国都城墙,这是加重我的罪过。这么办不行。我愿意改变过去的行为,增加美善的品德,来移走灾祸,或许可以免除灾祸吧。”于是文王慎重对待礼法、聘问,用以结交诸侯,整饬辞夸、礼品,用以礼贤下士;颁布爵位、等级,田地,用以赏赐群臣。没过多久,文壬的病就好了。文王即位八年而地震,地震之后又在位四十三年,文王共莅临王位五十一年而死。这全在于文王用以止息祸殃、灭除怪异的方式得当啊。

    宋景公在位的时候,火星出现在心宿的位置。景公害怕了,召见子韦,向他询问道:“火星出现在心宿,这是什幺征兆呢?”子韦说:“火星代表上天的惩罚,心宿是宋国的分野,灾祸当降临在国君您的身上。虽然如此,灾祸可以转移给宰相。”景公说;“宰相是跟我一起治理国家的人,却要把死亡转嫁给他,这不吉利。”子韦说:“灾锅可以转移给百姓。”景公说;“百姓死了,我将绐谁当国君呢?我宁肯独自去死!”子韦说;“还可以把灾祸转移给农业收成。”景公说:“农业收成受到损害,百姓就会遭受饥荒,百姓遭受饥荒必死。给百姓当国君,却杀害自己的百蛀,以求使自己活下去,那谁还会把我当作国君昵?这是我的命数本来已经到头了,你不要再说了!”子韦立刻离开所立之处,面向北拜两拜说;“我祝贺您!天居于高处却可以听到地上的一切,您有符合最高尚道德的三句话,天一定奖赏您三次,今夜火星一定后退三舍,您可以延寿二十一年。”景公说:“你根据什么知道舍这样呢?”子韦回答说:“您有三旬美善之吉,所以必得三次奖赏,因此火星一定后退三舍。迁移一舍要经过七颗星,一颗星代表一年,三七二十一年,所以我说‘您可延寿二十一年’。我请求守候在宫殿台阶之下现察火星,火星如不后退,我甘愿一死。”景公说;“可以。”这夜火星果然后退了三舍。

注解:制乐

四曰:

欲观至乐,必于至治。至乐,至和之乐。至治,至德之治。其治厚者,其乐治厚;

其治薄者,其乐治薄;孙云:李善注《文选》潘安仁《笙赋》引此其乐厚其乐薄

无两字。乱世则慢以乐矣。今窒闭户牖,动天地,一室也。故成汤之时,

有谷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大拱。《书叙》云:伊陟相太戊,亳有桑谷祥,共生于朝。

太戊,太甲之孙,太康之子也,号为中宗。满两手曰拱。汤生仲丁,仲丁生太甲,太甲生太康,太康

生太戊,凡五君矣。此云汤之时,不亦谬乎?由此观之,曝咸阳市门,无敢增损一字者,明畏不韦之

势耳。故扬子云恨不及其时,车载其金而归也。○“而大拱,旧本讹作其大拱,梁仲子据《御

览》八十三改,与《韩诗外传》正同。梁伯子云:昏生旦拱,与《史记》言一暮大拱,并理所

难信。《书大传》、《汉书·五行志》、《说苑·敬慎》篇、《论衡·异虚》篇并作七日大拱

《韩诗外传》三作三日,当以七日为是。伪孔传及《家语·五仪》篇亦作七日其吏

请卜其故。灼龟曰卜。《御览》。汤退卜者曰:吾闻祥者,福之先

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至。妖者,祸之先者也,见妖而为善,则祸不至。为善则

福应之,故祸无从至也。《外传》三以此为伊尹之言。于是早朝晏退,问疾吊丧,务镇

抚百姓。三日而谷亡。亡,灭。旧本,今据《御览》改。《外传》亦作

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极犹终。

周文王立国八年,《外传》三。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

东西南北不出国郊。邑外曰郊。百吏皆请曰:臣闻地之动,为人主也。今王

寝疾五日而地动,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曰请移之。”○孙疑字衍,

《外传》无。文王曰:若何其移之也?对曰:兴事动众,以增国城,其可

以移之乎!文王曰:不可。夫天之见妖也,以罚有罪也。我必有罪,故

天以此罚我也。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不可。重犹益也。移咎

徵于他人,是重吾罪,故曰不可。文王曰:语毕而更起也。《外传》作以之,连上

为文。昌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于是谨其礼秩、皮革,

以交诸侯;饬其辞令、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币帛,以礼豪士;币,圭璧。帛,

玄纁也。材倍百人曰豪也。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旧校云:“‘一作

无几何,疾乃止。止,除也。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已动之后四十三年,

凡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翦,除。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景公,元公佐之子栾。荧惑,五星之一,火之精也。心,东方

宿,宋之分野。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宋之太史,

能占宿度者,故问之。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

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

祥,吉。,疑本是字。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

将谁为君乎?宁独死。《传》曰:后非众无以守邑。故曰将谁为君乎案:

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此晚出《古文尚书·大禹谟》文也。汉时未有此,故诱皆以为《传》。

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谷不熟为饥也。民饥必死。

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传》曰:众非元后何戴。故曰

谁以我为君。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

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昔荧惑其徙三

舍,○“今昔本多作今夕,今依李本作今昔。昔训夜。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

子何以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必三徙舍。○“必三徙

,旧作有三徙舍,讹,今据《淮南·道应训》及《新序》四改正。舍行七星,星,宿也。

星一徙当一(原为,误,据许维遹本改)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

一岁矣。以德复星也。徙三舍固其理也。死生有命,不可益矣。而延二十一岁,诱无闻也。臣请

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是夕荧惑果徙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