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览会项目市场调研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3-03-01 09:29:32)
标签:

会展策划

上项目

市场调研

可行性研究

经济技术论证

分类: 会展教材

    可行性研究一般用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是指对投资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展览会项目市场调研之所以借用这一方法,是因为研究的对象同样是“上项目”。既是“上项目”,就同样需要科学分析和论证其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展览会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研究,是分析、论证“上项目”的必要性;展览会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的研究,是分析、论证“上项目”的可操作性。
    展览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服务于主办方的决策需要。对于主办方而言,其决策“上项目”必然要获取回报,同时要为此投入资源和承担风险。因此,可行性研究工作不能脱离主办方的利益需求,而成为缺乏服务意识“孤芳自赏”的作品。

   

    从主办方的需要出发,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分析、论证展览会项目的可行性,就是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判“这个项目能不能上”和“这个项目如何上”这两大问题。
    研判“这个项目能不能上”,主要评估市场前景、办展环境和潜在风险。
    研判“这个项目如何上”,主要评估资源配置、操作能力和提出相关建议。

 

                          展览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素、结论及建议

        

              序号  要素分类   序号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   市场前景       行业发展是否需要展览会
                                  行业发展能否支撑展览会的未来发展
                                  选择什么时间举办展览会较为合适
                                   选择什么地方/展馆举办展览会较为合适
                                   前三届展览会的规模预计多大
              二   办展环境        政府规划、政策是否有利于展览会发展
                                  拟定办展地政府态度是否有利于展览会发展
                                  相关行业协会态度是否有利于展览会发展
              三   风险预测       举办展览会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
                                10   举办展览会的经营风险
                                11   同主题展览会主办方带来的竞争风险
              四   资源配置     12   重要的行政资源是否拥有与如何拥有
                                13   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否拥有与如何拥有
                                14   展馆档期是否拥有与如何拥有
                                15   主办方资金投入概算能否满足需要
                                16   主办方人力投入能否满足需要
                                17   资源配置的其它建议

 

    表中所列“市场前景”、“办展环境”、“风险预测”和“资源配置”四大要素及其细分的17个问题,基本是围绕“这个项目能不能上”而展开的。分析、论证上述要素及其细分问题,旨在科学地研判主办方“上项目”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必要、有没有条件和有没有能力。其中,有没有前途和有没有必要,可以归为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而有没有条件和有没有能力,可以看成是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

   

    策划工作者在研究“市场前景”、“办展环境”、“风险预测”和“资源配置”四大要素的基础上,对于展览会项目是否可行,大体可以给出以下三种结论:
    一是,该项目没有前途,自然就没有“上”的必要。因此也无须讨论主办方“上项目”的条件和能力问题了。
    二是,该项目有前途且有必要,主办方“上”的条件和能力基本具备(即主办方拥有“商业模式”所讲的“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研究的结论是可以“上”。
    三是,该项目有前途且有必要,但主办方缺乏“上”的条件和能力,那研究的结论是“不能上”或暂时“不能上”。对于暂时“不能上”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可提出创造条件的路径和提升能力的建议,以供主办方决策时思考。

 

    围绕“这个项目能不能上”的可行性研究,“市场前景”最为重要;其次是“办展环境”。如这两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上项目”的结论居多,即“正面”结论居多,尤其是其中细分问题中关键问题的结论是“正面”的,则可研判“大环境”(外部环境)是有利于主办方“上项目”的。
    可行性研究中的“风险预测”和“资源配置”,关乎“这个项目如何上”。如这两方面的研究“正面”的结论居多,尤其是其中细分问题中关键问题的结论是“正面”的,则可研判“小环境”(内部因素)是有利于主办方“上项目”的。
    在可行性研究中,经常会由于“大环境”难以清晰研判,以致“小环境”研究结论虽然“正面”而无法作用;或是“大环境”研判虽然有利,但“小环境”研判不佳,也致结论为项目难“上”。此外,“市场前景”、“办展环境”、“风险预测”和“资源配置”四大要素有时会呈现利弊交错、矛盾交织的复杂情况,即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风险同在的态势,研究者需要参透利弊,进而贡献真知灼见;决策者则需要审时度势,择善而从。

   

    除这三种结论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在国内展览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经常会遇到。那就是:该项目虽然没有前途,但主办方认为有必要,所以依然决策“上项目”。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政府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其原因是,主办方是政府,“上项目”并不完全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惯于从政府需求出发。而政府“上项目”的需求,有的是为了配合某项政策的宣传,有的是为了展示地方某一经济特色,有的是为了反映某项行政工作的成果(政绩)。因此,即使该项目缺乏市场需求或市场需求有限,但因政治上有需要,所以可行性研究的结论要么不会被政府所采纳,要么服从于政府的需要(即服务于决策者“上项目”的主观意图)。

 

【小结】
    展览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要素及细分问题是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炼和深化的。因此,如果没有全面、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就是“空中楼阁”。其研究结论就是研究者的主观臆断和“拍脑袋”妄议!
    还须强调,对于“市场前景”、“办展环境”、“风险预测”和“资源配置”四大要素及其细分问题,可行性研究不可能全部给出“正面”的结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研究这个项目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展览会策划工作中,“上项目”对于主办方而言,正是因为有太多的问题不清楚或没有把握,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受到资料、知识等方面局限,既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疑问,也不可能对所提问题预测无误,更不可能研究所获结论都是以利“上项目”的(即“正面”的结论)。因此,研究者实事求是地给出研究结论,主办方在决策中实事求是地吸纳可行性研究的意见,应该是展览会项目市场调研工作的本质和常态。那种对于展览会项目创意只能说“上”而不能说“下”,或只能说“好”而不能说“差”的可行性研究,背离了市场调研及其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本意,因此不能看作是正常的。

 

思考题:
1、展览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市场分析有什么关系,区别在哪里?
2、从主办方角度,你认为导致展览会项目不可行的要素有哪些?
3、为什么“政府展”比较忽略市场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