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塔矢亮

(2009-10-25 17:51:07)
标签:

进藤光

棋士

围棋

《棋魂》

高永夏

日本

杂谈

分类: 愛しています
成功的塔矢与塔矢的失败
  ——浅谈《棋魂》中塔矢亮的人物形象与表现手法
  By Bottle

  《棋魂》的出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一部已经赤裸裸地暴露出了高层议员的丑恶嘴脸,但终以“得到教训”这一“破而不立”的手法得以化解,属于浪漫主义的理想模式;到了第二部,对现实的影射愈显犀利明显,无论是对北斗杯举办方一开始的消极态度,还是对不知道本因坊秀策为何人的众人的刻画,都不无担忧地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日本围棋界的忧虑。

  作者通过《棋魂》中一群热血少年的成长过程,表达其内心的强烈召唤,她通过剧中人物之口道出“至少我就不认为围棋世界的将来是黑暗的”这一蓬勃希望。《棋魂》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激励日益衰落的日本围棋界再度站在世界的颠峰。

  在这一主旨下孕育而生的塔矢亮,可谓囊括了作者本人认为优秀棋士所应具备的全部品质。

  据崛田本人所说,这一人物经过她一开始设定的“普通的优等生”到小畑健设定的“狂野塔矢”、“梦幻塔矢”,最终确定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妹妹头塔矢亮”。他具有山岭的稳重,江流的气势,湖泊的冷静,河川的灵性,却没有河川的草率,湖泊的封闭,江流的凶狠和山岭的呆板。


  1、 塔矢的外形

  塔矢结合了母亲纤细美丽的相貌和父亲沉稳凌厉的气质,从儿时有着清澈大眼睛的可爱男孩成长为俊秀挺拔的少年。

  其身材匀称偏瘦,四肢修长;皮肤白皙,相貌俊美;一头齐耳直发更凸显其内敛文雅的姿态,微微向上翘起日益狭长的眼眸则掩饰不住其愈来愈锐利的杀气。

  《棋魂》可以说是男性的天下,但观众并不觉得有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佐为和塔矢亮这两个人物外形给人以中性化的视觉感受。不同的是,佐为更显美艳动人,塔矢则清秀俊朗。


  2、 塔矢为人

  分析塔矢的为人首先要从其父母开始。

  塔矢行洋天生具备王者气质,稳重如山,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为人冷漠自制,极度自尊自信自傲,不怒自威,撞倒进藤后甩袖而去一幕颇有目中无人之感。从与佐为一弈前后他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一旦认可对方的实力,一旦认定其为对手,先前提出的种种原则荡然无存,“在网上进行也可以,不说出名字也可以”,一扫清高姿态,放下所有的傲气与尊严,一心一意追求目标。

  塔矢明子属于典型的日本家庭内助,对丈夫儿子的事业颇有无奈但毫不干涉,默默支持。其为人温柔开朗,任劳任怨,从行洋隐退后安慰塔矢一段可以看出,她对于丈夫极度了解放心,没有多余的忧虑不安,不能断言其性格为外柔内刚,但内心的确冷静而清醒。

  就是这样一对夫妇,培养出了“棋坛贵公子”的塔矢亮。

  塔矢家教严谨,处世有方,小小年纪即可仪态大方地周旋于上层社会之中,具有世家风范。其头脑聪慧异常,成绩优异,好学深思,为人处世认真严谨。

  与其父一样,塔矢不易为外界波澜所动,有着坚强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其对于身边大多数人毫不放在心上,亦有目中无人之感。但与其父不同的是,塔矢更加内敛与入世,对待与己无关的人,他表现出的更多是彬彬有礼的微笑和妥协退让的姿态,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真的不在乎。

  但是他亦有自己的准则,对于围棋社社员的挑衅行为与和谷的厌恶态度他可以一再忍让,但在对议员一战中,他坚决地维护了围棋与职业棋士的尊严。也就是说,只要不达到足以让他在乎的范畴,塔矢绝对会温文尔雅地不屑一顾;一旦触及内心,他就会不顾一切地在乎追寻。

  这也就是我们很多时候读不懂塔矢的原因,他可以放弃职业比赛在网上战斗,也可以牺牲毕业典礼参加循环赛,他对于事件轻重缓急的评价标准自成一派,而且一旦确定雷打不动。

  我们也可以看出,塔矢远不如其父母这般冷静,在文质彬彬的外表和一成不变的微笑下,他隐藏着喷薄欲出的傲气与不可抑制的野望。

  塔矢,是一座冰封的火山。


  3、 塔矢与围棋

  和很多世家子弟一样,塔矢在没有意识到围棋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在接触围棋,在没有自主选择的条件下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种喜欢不能笼统地说是于生俱来,而是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加之步步取得成功的喜悦,在那个兴趣初养成的幼年,给予了小塔矢前进的动力。所以,等到塔矢开始懂得什么是喜欢,什么是选择,什么是理想,什么是未来的时候,围棋早已渗入他每一寸肌肤里,一生一世无法分离。

  你可以说是塔矢的性格天生贴合围棋的特性,也可以说是从小接触围棋铸就了塔矢现在的性格。

  “现在你已经具备了两个优点:一是你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不懈,二是你比任何人都要热爱围棋。”樱花飘落的春天,行洋牵着塔矢稚嫩的小手如是说。这句话是塔矢一生的写照,也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塔矢的形象。他固然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围棋天分,但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是如此真笃地相信汗水。

  “你没有试过认真吗?”第二次见面时,小小的亮疑惑地问着小小的光,对方对围棋随便的态度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陌生与茫然,后来电闪雷鸣中的一席话更是道出了他长久以来的心声:“做一下职业棋手,随便拿一两个冠军?混蛋!这些话是对职业棋手的侮辱!你根本不配作个职业棋手!下围棋的人怎么会说这种无礼的话?做一下职业棋手?你知道棋手要付出多少心血吗?努力,忍耐,艰辛,苦修,还有克服绝望的煎熬,但也未必能达到目标!……我早有心理准备,要不懈努力,我从小就下围棋,每天练习好几个小时,不管多么艰苦,我都坚持,从未放弃,我怎么会输给这样的人?!……”这是对所有努力至今的人的讽刺,是对塔矢坚信的汗水的否定,是对其人生目标和信念的冲击。

  其实,像光这样抱着赚钱思想从事围棋事业的棋士也有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在纯洁环境中成长起来,自小沐浴在围棋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辉里面的塔矢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侮辱。他在某些方面也是一个被保护的很好的孩子。

  《棋魂》一开始就把塔矢定位为棋坛最耀眼的新星,虽然通过他本人之口道出前进的艰难,但纵观全篇,塔矢前进的道路还算是一帆风顺。无论是在围棋社中受尽侮辱,还是后来实力不济输给高段棋士,这都不能算其成长道路上的“瓶颈”,他不曾遭遇伊角那样前途茫然的心境。唯一让他感到无能为力的光,也是他自愿绕道的一段弯路。《棋魂》给予了塔矢极高的外部评价,在他成长的历程上,或多或少的理想浪漫化了。

  塔矢对于自己的实力有着清楚的认识,他会有犹豫徘徊之际,但绝不会有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的时候。他的自信也绝不会夸张膨胀,在对于自己的态度上,他一直是理智而小心翼翼。他不会坐井观天,也没有步履匆匆,一直是平静地审视前方的康庄大道,一步步走得平稳而扎实。

  《北斗篇》中仓田说过:“塔矢亮最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毅力,也就是在面对比赛时不屈不挠的求取胜利的决心!即使情势不利,他也不为所动!”这也正是塔矢超越现在的光的所在。自小培养出的镇定心态,无数棋局造就成的傲然千军万马的气势,这是现在的光以及其他所有同龄人所望尘莫及的塔矢的优势。

  在对待对手的态度上,塔矢延续了他待人处世的一贯风格。无论是面对加贺轻易道出“那我就输给你吧”,还是后来利用越智测试光的实力的事件,都可以看出塔矢目中无人的程度。对于自己不在乎的人,塔矢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的心情,他无意中撕碎了对方的自尊而浑然不觉。他对认定的对手体现出来的执着,以及相应的对其他所有人的视而不见的程度,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两个极端。


  4、 塔矢与父亲

  塔矢对于行洋的态度是很微秒的,一方面他尊重爱戴父亲,一方面又急于走出父亲的庇佑。

  幼时的塔矢一心一意想得到父亲的夸奖,会为了父亲一个赞赏的微笑兴奋不已,那时的小塔矢活得简单而充满希望,他曾经不无信心的对自己地说:“爸爸在期待着我,芦原先生也在等待着,对,要认清自我,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那并不是自满,我要站在围棋界的顶峰,就像爸爸那样,然后,再拉拔更多的新人,把莫名的不满忘掉,不再迷茫,向前迈进,直接迈向职业棋士的道路。”

  可自从遇见光以后,塔矢的人生发生了剧变,虽然他曾向行洋坦言自己的目标依然是父亲,进藤光不过是过渡性的必须要超越的壁垒。但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剧中的塔矢在光身上投入了太多关注的目光,使得他渐渐远离原先坚持的道路,父亲在他心中的位置逐渐被光所取代。

  塔矢对尹老师对其父亲好意的祝贺给予不冷不热的道谢,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是与光的对弈;到了新初段联赛,更是因为光棋局的失势面带忧色。他的这种奇怪心理,与其说是对光的态度微秒,不如说是对待父亲的态度微秒。

  一直以来,塔矢都想走出父亲的阴影,所以在潜意识里不去关注父亲的比赛,在无形中与塔矢名人的光芒拉开距离;但更重要一点,是他对父亲太了解了,宛如在看另一个自己,他对自己的自信也就自然而然地延续到对父亲的自信上来,他从来不会为父亲的比赛的担忧伤神,那是父亲自己的事,他坚信父亲可以处理的游刃有余,那是一种贯穿血脉的信赖。

  塔矢名人的存在给予塔矢莫大的幸福与不兴,幸福是富裕的家庭与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兴是笼罩在父亲光芒下的他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与嫉妒。后者想必让塔矢多少有些不甘和失落,但日益培养出的与同龄人隔绝的氛围也逐渐让他习惯。进入围棋界父亲的光芒再一次使其感到压力,但他终于用自己的实力奠定了在围棋界的地位。他微笑着回答“我会代替他努力的”,不断地从斩于马下的棋士口中得到对自己的认同,也就一步步逃离父亲的阴影,逐步绽放本身的光彩。

  但不可否认,他的身上永远割舍不掉行洋的气息,不仅是因为他的血管里流的是那个男人的血,更是因为行洋是他谆谆善诱的导师。所以,旁人才会从他身上看见塔矢名人的气质,同时察觉到他超越名人的潜质。


  5、 塔矢与女性

  明明之于光,市合之于塔矢,皆是可悲可叹的女子,因为她们所憧憬的少年皆是不解风情之辈。

  不同的是,光身上具有强烈的大男子主义,对于女性(包括其母亲)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毫无体恤之情;而塔矢自幼生长在女性的包围崇拜中,从他对于市合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大男子主义,对于女性的态度也比较尊重,只可惜那些爱慕的眼神连同周围众人被他毫不留情地过滤掉了。也就是说,塔矢并不是像光一样具备强烈的性别意识,他的眼中只有自己关注和不关注的两种人,这和性别没有关系。所以市合在他眼里和芦原一样是亲切的好朋友,至于她的眼神里蕴涵着的更深的情感,他大概是一辈子也无暇体会了。


  6、 塔矢与进藤光

  塔矢和光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对手+朋友”的模式来诠释,也不能用“暧昧微秒”这样的字眼来糊弄。塔矢对于光态度的嬗变一直是与其对光实力的认同与否同步进行的。


  ①光一出场就预示了他对于塔矢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其他要求与他对弈的人都是事先知晓其身份,慕名来寻求指导和挑战的,但是一无所知的光只把塔矢当作普通的同龄人,笑容也显得格外自然明媚。这点想必也让塔矢十分欣喜,所以他闻声站起,答应了这场命运的对局。

  此时正是是塔矢决意摆脱先前的困惑,意气风发准备迈入职业棋坛之际,这一打击可谓晴天霹雳。得知光从未与人对弈后,塔矢愈加震惊,一直只有别人望其项背,暗地讨论自己是何方神圣,这回轮到自己来问:“他是谁?”

  高深实力+神秘身份,即是此时光的魅力所在。


  ②风一般在地铁站奔波的塔矢,第一次展示出了与他文雅外表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也展现出了他追求答案的决心。

  给予塔矢强烈刺激的便是光上面的一席话,塔矢在气愤不已的同时懊恼不堪,他责问自己“怎么会输给这样的人?!”在第二次对弈中他赌上了汗水与棋士的尊严,他一遍遍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这种人,这种侮辱围棋的人。但是无情的现实把他彻底打倒,愤恨茫然和无助吞噬了他的心灵,他恨光,恨自己,开始对坚守到现在的信念发生置疑。


  ③塔矢在冬季赛上目睹光超凡实力后给予其高度评价,又坦言自己想和他下棋的决心,他对光的态度经历了好奇惊讶与愤怒不满,终于转换为彻底的崇拜与认同。

  遭到光的下棋的拒绝后,塔矢决意加入围棋社奋起直追,期间经历了汗水血水说不尽的委屈痛苦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梦寐以求的一局。他答应老师这之后就退出围棋社,所以在心中认定这是与目标战斗的最后一局,“以颤抖之身追赶,怀敬畏之心挑战”,他的战栗与斗志却唤醒了光隐藏的斗志,于是,他看清了光真正的实力,理想被彻底粉碎了。

  在这里,塔矢对于光的怨恨不难理解。因为在海王围棋社经历的种种是骄傲的塔矢亮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舍弃了自己的尊严,忍辱负重留在社团里。这对于一个国一的孩子,无论意志多么坚强,也多少有些不堪忍受,或许他也有动摇的时候,但追求目标的决心一直支持他走下来。也就是说,和光下棋,打败光,是他忍耐下来的唯一动力和弥足珍贵的芦苇,所以那一局后,他无法回答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之后又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一局粉碎了他心中对棋神的憧憬,他尝到了被欺骗和玩弄的滋味。

  于是他下定决心不再把这种人当作对手,决意踏上既定的征途。


  ④网上与sai一弈中,塔矢敏感地察觉到光与sai的联系,重新对原本已下定决心忘记的光产生了疑惑,在询问遭到否认后,他不无失落地坦言“我再也不会出现在你面前了”,但在内心深处依然有着疑惑和期待。他向光提出挑战后得到的仅是光张口结舌的表情。于是这一次,他下决心转身离去,他心中充斥着强烈的对进藤光的不屑与对自己的自信。但看似坚定的背影多少有些失落,他希望光再度追上来答应他的挑战,因为他的心中依旧残存对最初两局的困惑与憧憬,他依旧无法回答自己内心的问题:“他是谁?”

  骄傲的塔矢从来就是说到做到,从此以后,他决意不再主动出现在光面前了。


  ⑤紧接着塔矢进入职业棋坛,光也在追击塔矢的信念的激励下成为院生,开始前进的第一步。

  新初段联赛上塔矢的心声是重要的转折点,他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一味猛攻,原因只是因为“进藤会看到这局”。也就是说,此时塔矢追求的不是比赛的胜利,而是在光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强大。他开始从以围棋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光为心中的人生。原本那个让人心疼又骄傲的塔矢棋士被彻底解构掉了。

  塔矢在这局棋中的另一段告白很能体现现在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矛盾的心态。他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谁在身后追赶我都没有关系,我的眼中只有五百名职业棋手!只有前进,我会一直向前走!我再也不会理会你了……”愈是这样表决心的自我陈述,愈是让人肯定他的自欺欺人。

  其实此时塔矢本人也很困惑,一方面他极力克制自己不去在乎进藤光,一方面又抑制不住隐藏心中的种种疑问,他只有不停地用自我暗示来驱除光对于自己的影响,结果正是因为日日重复这个名字导致事与愿违。


  ⑥幼师赛中塔矢第一次用行动表现出了心头这一矛盾。

  出场时塔矢表现出的视而不见为今后的傲慢态度开了先河,这一方面是极力恪守自己不会再出现在他面前的诺言,另一方面,也许是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吧。所以只有沉默与躲避。

  塔矢自己棋局结束之后,犹豫许久,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转过身去看光的对局,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塔矢的心态:他强烈地关注着光的发展情况,又无论如何不想让对方知晓自己对他的在乎。所以他不会亲自询问光的棋局,只能向光的对手,向旁观者询问,一次次地到处奔走。

  这与其说是他放不下面子,不如说是少年微妙的心理在作祟。因为向后两者一遍遍询问光的棋局,毫无疑问是向更多人透露自己对进藤光的在意,向更多人舍弃自己的骄傲,而且往往还会遭来不屑与嘲笑。但是塔矢依旧倔犟地选择了繁复的后者,因为比起后者的嘲笑,他更不想看见进藤沾沾自喜的表情。这便形成了塔矢可以向所有人放下尊严,唯独不想让进藤光瞧不起的奇怪论调。


  ⑦接下去即是职业联赛。

  这时塔矢已经知道光在幼师赛上不俗的一手以及战胜秀英绝妙的一局,心中重新点燃起希望的火花,渴求通过联赛验证光的实力,并在不知不觉中希望他成功。

  塔矢第一次来到越智家得知光输棋的消息,顿时失色:“输了?!输给谁了?!棋局怎么样?”关心在意溢于言表,一时震惊难以克制。他企图利用越智考验光的计谋被越智识破后依然坚持,这和先前一样,高傲的自尊被急切的求知欲战胜。

  另外,在最后一局中,塔矢对记者向自己连胜记录的祝贺感到厌烦,心中关注的只是正在进行的光与越智的对局。前面已经提及塔矢对于光的在意有超过对其父的在意的嫌疑,那么到了这里,就不可思议地表现出甚至有超越对自己的关注的迹象,而且这一迹象一直延续到今后。这里我们可以再次运用他对于自己的高度自信来解释,但多少有些牵强。

  光战胜越智通过职业联赛之后,亮即认定了他的实力,并且由于绪方的旁击侧巧和越智大胆地发问“为什么你这么在乎进藤光”的种种,塔矢终于向“自己一直在乎着进藤”这个事实妥协了,他默言:“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并以职业棋士的身份欢迎光的到来。


  ⑧光成为职业棋士的第一战即使对塔矢,但在两人见面后,塔矢第二次视而不见地与其擦肩而过,按佐为地解释这是他所下的挑战书,但就我个人观点,塔矢虽然心里承认了光,但是依旧没有放下傲气,他依旧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他,所以他依旧步履匆匆而过。

  因为行洋的入院两人错过了第一次对弈的机会,而且塔矢为这次错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下次看见光的棋局就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在这期间,在名古屋流光异彩的街道上,塔矢第一次清晰地直面自己:“进藤,为什么你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我要追着你,而你又反过来追我?……”如果说之前的塔矢已经向自己的心意妥协,那么到了这里,他终于敢大胆地问自己这个困惑已久的疑问,也可以说,从这里开始,塔矢决意不再逃避,他决心用自己的眼睛来寻找答案,来正视光的神秘的实力和身份。

  所以回东京后,塔矢终于坦然地守候在电梯口等待光的到来,也会在幼狮子赛上光的缺席后仪态尽失,后来更是放下“不再出现在你面前”的誓言第二次来访光的学校,并且用眼神和言语肯定了他对光的评价:“不,我并不这么认为。”在塔矢心里早已知晓自己是光的目标,所以他一直采取消极的应对姿态;但是当他听到光有可能放弃围棋时,他震惊了,恐慌了,他放下了所有的傲气来挽留,他直言:“为什么而成为职业棋士的你,难道不是为了和我战斗吗?”

  到这里为止,塔矢完成了他对进藤光的逃避过程。


  ⑨当光回归棋坛并且与塔矢进行期待已久的一弈后,塔矢完全认可了光的实力,他坦言“你就是我一生的对手”,加之光对其承诺“总有一天会把全部告诉你”后,两人化解了多年来的隔阂。历经了相互追逐与相互逃避的漫长岁月后,他们得到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友情。

  有趣的是,他们的友情表达方式是通过愈来愈激烈的争吵来体现的。这并不是塔矢第一次与人争吵,在越智家当家教的时候,他就曾大嗓门地责备越智的下法,这其实并不颠覆塔矢一向的性格,在对待自己在乎的事物上,他总是表现的比一般人来的激进。当然,后来,他们发展到为数数甚至生活中谁烧水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那就另当别论了。

  发展到这里,塔矢显然已经非常喜欢和偏袒光,他不只一次为光辩护,也会为了光的胜利露出欣慰的微笑,为他的棋局担忧不已。

  北斗杯赛之前的塔矢的刻画一度回到最初强势自主的塔矢亮,可惜没有持续多久,在对韩一战中,塔矢继续沦为为进藤光牺牲的配角。

  被光夺去大将之位后,仓田问塔矢是否心有不甘,塔矢竟然坦然回答:“不会,我也希望看见进藤的进步。”这是极具讽刺性的一组对话,能否进入塔矢眼里的标准在这里得到置疑。按照塔矢的性格,理应是越强的人越能吸引他的注意,但是在这里,塔矢尽管承认了高永夏的实力,但仍然丝毫不在乎,甚至忽略到失去大将的位置也无所谓。是不是在他的心里,无论多强的同龄人都及不上光在他心里的位置,纵是有一千个高永夏站在他面前也无法使他注视着光的眼神转移分毫?

  下面更是通过行洋之口道出塔矢副将赛的动力:“原因很简单,因为亮的心里一定在想,进藤有可能打赢高永夏。他一定会这么想。然后,他会进一步地思考‘既然进藤有可能赢,自己当然更不能输给副将。’”是进藤光,又是进藤光,到了最后还是进藤光,塔矢最不愿意看到的依然是败给进藤光——只有他不行!

  发展到这种极端的程度,我们不得不对塔矢对光的态度提出疑惑。那究竟是怎样一种吸引力,使得眼里难以容下一草一木的塔矢亮在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夜里执着地关注着这样一个人,一直关注到生命中几乎没有了自己?

  也许就和围棋一样,塔矢三年中不断纠缠在进藤光这个大问号里,等到意识到这个人在自己心里占据了过重的比例时,已经难以割舍了。


  以上是塔矢对待光态度的大致的嬗变过程。概括来说就是从惊讶——>愤怒——>崇拜——>失望——>逃避——>关注——>面对——>认同——>喜欢。

  虽然他们争吵得极为厉害,但不可否认塔矢的确非常喜欢光,甚至包容他,宠溺他。但这种喜欢不是一味的妥协,自始自终是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表现出来的,他着力在光面前表现出自己强大的一面,他希望看见光进步,又决不希望光超越自己,他不只一次笑谈:“我若不努力就要被进藤超越了。”这会不会也透露出他潜在的不安心理——一旦被光超越,他就会失去他?

  很明显,光对于塔矢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唯一,光强于他,他以其为目标奋力追赶;光弱于他,他把不被光超越作为目标依旧奋力前进,他总能在心里找到妥帖安置光的位置,并把这种关注转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光呢?对于光来说,只有佐为是不可替代的。北斗杯一弈中,固执要求当大将的光,宛如当年执意要求当三将的亮,那时的他们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就像那时的光不可能顾及到塔矢的感受。

  根据原著的意愿来看,最终两人会发展到同一级别,宛如双子星座的萦绕生辉,两个天才共同达到“神之一手”;但按照原著中光的进步神速来看,超越塔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北斗杯结束两人实力已经平分秋色了),那么试想一下,到时候塔矢对于光来说又算是什么?光一直定位塔矢为目标和赶超的,如果一旦超越,他也决不会如当年的塔矢一样回头拉扯一把,他更可能朝更高的目标追寻,而把塔矢当作和和谷、伊角等同好朋友而已。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塔矢是极为悲哀的。

  或者从更广的角度出发,佐为之于光,光之于塔矢,这都是现在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但是又隐藏着不安定的因素。佐为的消失给光戴上难以卸去的精神枷锁,他奋发努力,同时也悔恨痛苦,他把佐为视为神一样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他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佐为,也就不可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塔矢对于光的关注更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对手的范畴,而且这种关注是建立在独一无二的基础上的,如果有一天光离去或者追寻另一个目标去了,塔矢必然感到失落茫然和被背叛的痛苦。

  剧中的塔矢作为棋士是彻头彻尾的成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是失败的。他前进的每一步与其说是内在的动力,不如说是进藤光的刺激。无论给予他多高的外部评价,塔矢亮这个人都没有真正站立起来。

  男二号为男一号服务这样的例子在日本动漫界已经既定俗成,原本作为的对手的敌对意识在几集之后便荡然无存。服部把柯南宠上了天,天草流干脆为小Q神魂颠倒去了,偶然出现一个选择为自己而活的佐助则给骂如万劫不复之地。

  扯远了,在回归到文本本身,《棋魂》在动漫人物刻画上已属登峰造极,但其中主角至上的毛病也十分明显,可以说,不只是塔矢,其中所有人都是为了成就进藤光这位“棋士圣手”而存在的,从棋坛的长者到同龄的伙伴,再到车水马龙中的芸芸众生,都对光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在乎。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关注光,我们却觉得唯独塔矢对光的态度最为微秒而暧昧?我觉得这是因为原著中应用了两种细腻却不合适的表现手法,一种是“进藤唯一主义”,另一种是“少女初恋情结”。

  《棋魂》在刻画塔矢对待光的态度上,本质上是严格遵循了对手意识,无论是赶超的决心还是不服输的心理都没有逾越对手的范畴。但是,文本中的一个明显而刻意渲染的“硬伤”导致了我们对作者初衷的置疑——那就是“塔矢对手意识的唯一性”。

  显而易见,塔矢对待光的态度是极为特殊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光的存在对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这点可以理解,但是他的全部注意力和前进动力都来自于光这点就很难理解了。

  从海王围棋社到新初段联赛再到北斗杯,作者一再渲染塔矢努力的原因皆是来自不愿输给光、想在光面前显示自己的强大,甚至导致了牺牲比赛这样惨痛的结局。

  作者对塔矢这个人物刻画原本是想突出他对围棋的热爱和对胜利的追求,但我们却清晰地看到了他对进藤光这个人的在乎逐渐超越了其本身对围棋的在乎,这一转变也许违背了作者的初衷,但却无可辩驳地真实存在。

  如果说塔矢真正想要追求的是“神乎其神”的境界,那必然会对众多强者表现出应有的关注,但是我们在文本中看不见他对理应关注的棋坛前辈和同龄高手高永夏的在乎,只能看见他在进藤光这个解不开的谜团中越陷越深。他无数次在心中反复吟唱“是他”、“不是他”的二重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到“进藤光”这个名字立即风云突变,几乎每次对局中都念念不忘光的对局。仅从文本分析,这种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对手意识。

  试比较和谷对待光的态度,他把光当作重要的好友,同时潜意识地存在竞争意识,文中也反复渲染他对光的关注和在意,可见光在他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这种态度中嗅到异样的情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并不局限于光一个人。

  和谷是个现实而热心的孩子,具有独立人格和争强好胜的心态也具备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品格,他对伊角,对本田,对越智都表现出了朋友的关怀以及相应的竞争意识,虽然他对于光的在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对其他朋友的关注,但沉浮在主体环境中则不显突兀。

  这点也是因为和谷的朋友很多而塔矢的同龄朋友只有一个,但是他对光态度的不“唯一性”还表现在他一直严格地遵循主体性,也就是说,他对光的关注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关注,他对光的态度不会产生逾越“对手+朋友”范畴的嫌疑,他不会为光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可以说,作者在和谷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把握得恰当而丰满,令人信服。

  光作为主角,自然而然摆脱不了万众瞩目众人提携的形象,众多棋坛前辈对光表现出的关注和认可细细想来也觉得牵强,但也仅仅是牵强而已,并没有达到塔矢给人的困惑的程度。我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到《棋魂》中另一种不合适的表现手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塔矢对光采取的是“表面逃避+暗地关注”的态度,这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尝到被欺骗被侮辱的滋味产生失望愤恨,他告诉自己这种人不值得自己去在乎,刻意在两者间划上一道鸿沟;一方面又念念不忘最初的两局,心里存有极大的困惑和疑问,不自觉地去关注这个人;这种关注让塔矢感到羞辱和无奈,于是一遍遍强迫自己忘却,结果越是强迫,越是难以割舍,于是再度强迫,再度关注……恶性循环,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种心理不是不可以理解,问题就在于表现手法的不恰当。

  塔矢对待光的态度一直保持一种强势姿态,但是在心理刻画上却过于纤细宛转。日日魂牵梦萦不说,一旦被人提及是否在乎进藤光这个问题即显得尴尬无所适从;表面逃避,实则关注万分;平日粗声粗气大声争吵,暗地为其辩护欣喜……加之绪方不怀好意地旁敲侧击,更显一种难以言说的微秒气氛。

  我们甚至可以用“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这句话来概括塔矢对于光的态度,讽刺的是,这句话本应在言情小说中才会出现。所以这与其说是对待对手朋友的态度,不如说是初恋情怀使然,而且这种情怀也过于细腻纤弱,更贴近少女的情窦初开。

  这便出现了文本的裂痕:一个是强势犀利叱咤风云的塔矢棋士,一个是欲说还休欲擒故纵死鸭子嘴硬的小亮,这两个形象始终没有办法完美贴合。


  下面回答几个问题:

  1. 塔矢这一形象到底有没有真正站立起来?

  答:我认为塔矢这一形象在塑造上出现了明显的文本裂痕,前者站立起来了,而后者没有。

  刚出场的小塔矢刻画得丰满成功,从对围棋的执着尊重,到追求目标的锲而不舍,再到受尽欺侮也决不屈服的品质,生动鲜明地刻画出了一只即将震惊棋坛的“幼狮”形象。这时塔矢的刻画更多是通过他内心的律动来表现的,他的恐慌不解以及相应的奋发努力都是从他的言行中点点滴滴地反映,虽然此时光的突然闯入已经完全破坏他的生活,但是塔矢灵魂深处并没有遭到解构。也可以说,这时的塔矢具有分明的主体性和立体性,是真正站立起来了。

  新初段联赛是一个分水岭,就像我上面所提到的,在这次比赛上塔矢对围棋的态度遭到了扭曲,也是从这里开始,塔矢的生命的重量更多被另一个人左右。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这之后塔矢的刻画,是不是更多运用侧面烘托他横扫千军的战绩,而如先前那般充满气势和矛盾的斗志已经淡化了?此时他的每一次心理活动都是和光有关,对于围棋的态度和认识已经没有了。更讽刺的,他几乎在每一盘对局中都会想到光,而对于他本身进行的棋局我们更多是通过结局和他犀利的眼神来感触,对局中应有的峰回路转的思索也不复存在了。

  这也许是作者认为塔矢亮足够强大,他对于围棋和胜利的态度我们也已经深有体会,所以不需要一一刻画。但是,不得不承认,后期的塔矢长大了,成熟了,进步了,但是较之于他前期的形象,这时的塔矢强大的有点“空”。他本应具有的耀眼光芒在一次次默念“进藤光”这个名字中消陨了。

  所以,我对塔矢的喜欢也就仅停留在前期,那个电闪雷鸣中愤怒责骂光的小亮,在海王围棋社储藏室里浑身战栗的小亮,绚烂夕阳下期待回眸的小亮,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另外,关于进藤光这个人物是否站立起来也有大人提出了置疑,我觉得崛田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成功刻画了光这个普通少年的成长经历。他喜欢上围棋的经历,他奋发追赶塔矢的经历,佐为消失后他消沉以及振作的经历,无不刻画的真实细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成长历程,他的每一次困惑和进步基本上都是通过他自身来表现的,他始终有着强烈的主体性和连贯的成长性。相较于塔矢的被动,他更侧重对自身的扣问,每一次妥协还是坚持都是自主考虑的结果,不是说没有受到旁人的左右(其实他一直受到塔矢和佐为的影响),但是由于作者着重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旁人的影响透过他内心来反映就具备了自主性。

  这涉及到内心刻画的问题,理论反面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凭个人感觉说而已,希望各位大人谅解。


  2、塔矢是否处世有方?

  这点大人提的很好,我也觉得上面分析的过于笼统了。

  塔矢在处世方面的确不能算是非常出色,列举一个细节:在海王围棋社日高学姐提出让自己先下的要求时,塔矢直接拒绝,因为“是她们先提出的”,这点让日高极为不满。在日本,等级观念鲜明,晚辈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所以塔矢的行为算是“离经叛道”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塔矢很多时候遵循的不是既定俗成的规范道德,而是坚持他自己的准则。

  我所说的“处世有方”,主要是针对他的年龄和与光的对比来说的。试想如果是光与议员下指导棋,按照他的性格和傲气,怕是杀得对方片甲不留吧?所以相比之下塔矢成熟多了。

  塔矢的性格几乎是行洋的翻版,其实行洋本人的处世之道也不能算是“有方”,一直都用一种目中无人的姿态对待世事。这点塔矢也有,但是,由于良好的家教和过早的游走于上层社会中,他懂得人情世故,也明白固守自己的准则是可以,但是某些基本的“禁区”决不可触犯。塔矢一方面缺少了父亲的冷静,另一方面又具备了父亲所没有的微笑的面具。正是这张面具使得塔矢表面上比行洋容易亲近,更让人觉得圆滑。

  而其实,这面具更多是用来抵挡外界的纷繁,他在心底固守一片属于自己的纯净天空,在这个纸醉金迷步伐匆匆的都市里,保留一个久违的清新的伊甸园。


  3、塔矢对于光来说是什么?

  也许我上面说的有些偏激,其实我一直承认塔矢对于光来说是特殊的。

  因为我们可以从光对待周边人的态度上显见:光原本是个自私和善良掺杂,不懂得体谅别人的不懂事的孩子。但是萧瑟雨幕中,厉声质问佐为“为何不再只赢他两目”的光,开始懂得为另一个人难过了;还有三将赛之前得知塔矢的遭遇,他宽慰自己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佐为,你来下吧。”说这句话的时候,光的头低垂,刘海遮住了他失落的眼神,他放弃了自己想与他对弈的渴望,他为塔矢妥协了,那个只会大声吆喝明明使唤妈妈的光,懂得为别人牺牲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光愈发懂事,对待明明的态度日益好转,更是屡次三番地为佐为考虑,但是,可以说,第一个让他心疼让他作出牺牲的人,是塔矢。是塔矢的执着的斗志感动了他,也激发了他。从这点来说,塔矢对于光,绝对是特殊的。

  但是,我之所以觉得光一旦超越了塔矢或许会“抛弃”他,是因为佐为消失了。佐为的消失使他成了光心中的唯一,是他永久的伤疤和奋斗以及敬仰的神。如果光对于佐为的消失仅仅感到难过那也还好,但问题是,现在的光在难过失落的基础上增添了强烈的自责和悔恨,他把佐为消失的原因归咎为自己想要下棋的愿望,这就使光的心里充满了巨大的罪恶感和责任感。佐为并不是有意的,但是他的消失的确成为光一生一世心灵上的枷锁,他在光心目中的地位也因此永远不可替代。

  如果说佐为存在塔矢还能成为光之于围棋最主要的纽带,那么佐为一旦消失,他在光心目中的地位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与佐为同样的高度。所以一旦出现一个侮辱秀策的高永夏,塔矢在光心目中就暂时荡然无存了。从这点看来,一心一意追求更高高度的光,并不是没有把塔矢斩于马下然而阔步前进的可能。当然,这只是假设,光能否超越塔矢还是一个未知数。

  也许我们应该庆幸,《棋魂》完结了,在少年们最意气风发的岁月完结了,他们的汗水泪水充满斗志的眼神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这一刻的塔矢和光还是彼此最重要的对手和友人,那些未可预知的未来里的四季斑斓,就只存活于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

  永远永远不要忘记:《棋魂》已经完结了,所以在它的世界里,不会再有假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