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馄饨》阅读答案

(2012-06-06 06:47:15)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年级语文阅读训练荟萃

1那天,她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2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3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4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几口,眼泪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的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他吵架了,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5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我只不过给你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样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6女孩子愣住了。

7女孩匆匆吃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的时候,一下了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再不回来吃,菜就凉了!”

8这时,女孩的眼泪开始掉下来!

9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了的恩情“视而不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2

                                                                          

2、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2

                                                                          

                                                                       

3、文中第7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2

                                                                       

4、第6节为什么能独立成段?2

                                                                

                                                             

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九段的理解?2

                                                                        

                                                                

                                                                

 参考答案:

1、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二,真正体会了母爱的伟大(意对即可)

2、第一个“又”表明了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了女孩对母亲的误会之深;第二个“又”是第二次流泪,表现了女孩对母亲理解和感激。

3、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表现母亲爱女情深

4、独立成段突出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5、我们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感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一句问侯,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要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意对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