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企业在融资时如何规避风险
(2014-05-06 11:04:26)
标签:
转载 |
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常见的融资方式是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在这其中,需要规避多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之间只有“一纸之隔”,如果非法集资,就涉嫌集资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也是融资过程中最易犯的错误。而银行贷款融资中,一些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为获得银行贷款,在融资过程中采用虚假证明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等,从而引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合同诈骗罪等。
向特定对象融资风险小
根据司法解释,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故企业尽量向企业内部及其亲友融资,而不向社会大肆公开宣传,法律风险会降低很多。
同样,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贷款额,选好合适抵(质)押物。如企业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以及用于抵(质)押的物价值远远低于贷款,企业就会被认定非法占有贷款。
另外,企业融资资金要用在生产经营上。融资资金用于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即便经营亏损或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及时兑付本息引发纠纷,一般不会引发刑事法律风险。如贷款对象是相对固定的企业职工或其亲友等,那么最多引发民间借贷纠纷,如贷款对象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只要后果不特别严重,就不会按犯罪处理。
由此可见,将贷款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是企业规避融资过程中刑事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当企业因资金出现问题无法按期偿还时,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如向资金出借人说明与协商,或先偿还部分本息,以表明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资金目的,切忌采用消极方式如逃跑、隐匿资金等,这将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