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红新律师关于“青岛海关破获了5.8亿元的走私大案”辩护律师公开要约邀请

(2014-01-05 02:57:29)


     近日据媒体报道,青岛海关破获了5.8亿元的走私大案,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本案涉嫌的罪名应是“走私普通货物罪”,该案涉及人员多,金额大,影响大,且涉及海关监管、货物通关、关税核定、进出口贸易、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法律、法规,案件较为复杂。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被侦查机关讯问之日起,近亲属有权委托律师为其辩护,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海关法律实务研究及刑事辩护工作的律师希望能够成为本案的辩护律师,依法辩护,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希望涉案人员家属、或知道涉案人员家属联系方式的朋友与本律师联系,现公开发出要约邀请!

      另,本律师不具有“炒作,哗众取宠,或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目的,完全出于“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之目的,发表此要约邀请,希望公众、网友能够理解和支持!谢谢

                       唐红新律师

201415

电话:010-59105851

 

 

 本案相关媒体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230/214917798840.shtml

青岛海关破获5.8亿元纺织品走私大案

20131230 21:49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下面来关注一起走私案,近期青岛海关破获一起以库存布料的名义走私进口纺织品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8亿元。如此巨大的金额,走私分子们走私的究竟是什么布料呢?为何会选择纺织品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2013726日,青岛、北京、天津、晋江等七地抓捕小组同时行动,对已经严密监控半个多月的21名嫌疑人实施抓捕,并获得了大量关键证据。历经两年调查的库存布料走私案主犯全部落网。而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场出动上百人的抓捕行动,却源于两年前情报人员一个偶然的发现。

  青岛海关缉私局情报人员对记者说:201110月份的时候,我们对海关通关数据进行监控的时候,发现一个报关行,同一种商品向海关申报的时候连续申报,就是库存化纤布,以前库存布料在我们青岛口岸很少见到,突然申报进口激增,每天都好几个集装箱。

  所谓的库存布料,是服装厂、纺织厂等生产厂商换季、清仓时产生的剩余料件的统称。这种产品本来极少进口。而短时间内数量的激增,引起了缉私局和海关通关现场的注意。经过两个部门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布料大部分都是来自台湾,而申报价格非常低,存在很大的走私嫌疑。

  青岛海关缉私局侦查员告诉记者:他们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低报价格,将60万到80万人民币的项目低报成,五到十万人民币之间吧,低报价格走私进口,主要是这种模式。

  进口商品都要根据货值缴纳税款,低报9成的价格就意味着大量税款流失。到20137月,仅在青岛走私进口的布料就有1100余票,2万余吨,假设做成成人的套装,可以做出1000多万套。通过调查,办案人员发现进口布料的公司只有固定几家,而且每次都通过天津巨瀚盈辉两个固定的货代进行。而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进口公司竟然全都是由两家货代公司自己注册的。至此,一个注册空壳公司、低报价格进口库存布料的走私团伙全部浮出水面。

  青岛海关缉私局情报人员告诉记者:将好布伪报成库存布料,而且注册了好多公司,轮流着向海关申报也企图用这种方式来混淆海关视线这个通过前期调查了来看,货值在5亿多元人民币,偷逃税款1.4亿。

  走私一箱货可赚10几万元,贸易商称无奈之举

 

  铤而走险背后折射行业窘迫

  两年走私1000多票,偷逃税款一个多亿,走私团伙短时间内谋求了暴利。那么这些布料都卖到了哪里去呢?又是什么样的人在买这样的布料呢?记者来到走私布料的主要销售地江苏盛泽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巨额走私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行业的窘迫,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驱车700多公里,从青岛赶到了江苏吴江盛泽镇。这里号称日出万匹,泽披天下,仅仅一个镇里就有2400多家纺织企业,是世界著名的纺织中心,而在本案中,这里也是走私进来库存布料的主要销售地。为了追寻走私集团的利益链条,记者辗转找到了一名曾经销售走私布料的贸易商。

  记者:你们这个布都在哪儿卖?

  线人:就在市场上卖,有人过来问就卖。

  记者:他们问的是什么品种?

  线人:就是库存布,我们就找人买。

  记者:为什么找到这家盈辉公司呢?

  线人:那边便宜哪边买。

  而其实这位贸易商,只是整个利益链条里中的一环。有客户向他们要货以后,他们就会和台湾、香港或者马来西亚的厂商商定好货物的数量和实际的价格。付款之后找到盈辉公司。而盈辉公司,就以自己注册的空壳公司的名义伪报通关手续,低报价格,偷税漏税走私进来,送到货主手中。

  青岛海关缉私局侦查员告诉记者:原本从台湾进口一箱布料,大体需要60万到80万货值,然后税款在15万到20万之间,加上报检、通关港杂费以后,应该在22万左右,但是,天津的货贷公司跟货主收取56万块钱的费用就能将布料进口。

  而贸易商告诉我们,走私布兴起这两年恰恰就是当地纺织行业遭遇寒冬的两年。以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根本没有人会去买这些布料,而现在他们为了减低成本获得利润,甚至甘愿冒着犯罪的风险去购买走私布料。

  线人告诉记者:国内买的面料,稍微贵一点,他也不能接受,那么好的面料做起来成本也不对,不赚钱了。

  老板跑路 工厂放假 纺织重镇遭遇寒冬

  海关的数据显示,2012年布料走私大幅增加,而那时,国内纺织企业全面进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为了进一步了解走私库存布料的经济动因,记者在江苏盛泽走访了大量的企业,看到的是老板跑路,工厂放假,订单减少和大面积亏损。

  记者来到盛泽镇一家纺织厂的门口,第一眼就看到盖着一半的厂房大楼,而紧闭的大门上还贴着法院的封条。封条落款是20131113年,看门的老大爷告诉我们,这家厂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倒闭,老板欠债太多,怕人追债甚至把厂门上的标志都拆掉,最后干脆跑路了。实际上,今年因为经营不善,当地无法偿还贷款而跑路的老板不在少数。

  沈培生看门人告诉记者:老板现在没有见过面,工人不做了也跑了。老板跑掉了,他欠人家钱,外面的债太多了跑掉了,工人的钱没有拿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即便仍在生产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在一家纺织企业企业,记者看到院子里、库房里都堆满了布料,车间里一些工人正在检修机器。其中一个工人告诉我们,一个多星期前,他们就因为没有订单放假了,这些布料都是他们今年生产的,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

  纺织厂工人陈道海表示,明年有行情再开工,现在就是把机器整理一下,我们过一段时间也要回来家00054422外面这些布都是哪一年生产的啊,都是今年生产的,去年的都有。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我们,2013年中国纺织的成本持续上升,已经是印度的两倍以上,导致大量的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同时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国外对中国纺织品的购买力下降更是加剧了企业订单的萎缩。纺织行业产能本来就过剩,再遭遇订单萎缩,全行业处于微利亏损的状态,行业内竞争变得异常残酷,不择手段降低成本也成了小企业求生的方法之一。

  卓创资讯化纤纺织分析师边玉鹏表示,大型企业的盈利水平在2%以内,上市公司我初步看了一下,应该在1.86%附近,中小企业基本上是亏损的,缺乏成本优势,,劳动力优势,也缺乏规模优势//纺织行业开工率今年整体在60.5%,整个处于一个非常低迷的周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