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师的谋略与老总的决断

(2009-08-05 13:54:55)
标签:

律师

定位

商业风险

法律风险

      律师(作为法律顾问)是为老总和他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要熟悉法律知识,但是现在法律知识通过电脑软件和搜索引挈很容易就能找到,甚至比专家律师的脑子更清晰准确,那么律师和电脑有什么区别呢?我的回答是律师要有谋略。当然律师与企业合作得好,还需要老总要有决断力。
 一、律师要在各种关系中找准定位。
 律师在处理法律事务的时候,要考虑多种关系,而电脑做不到。主要的关系是:委托关系,也就是为谁服务,为谁分忧,也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律师工作的逻辑起点。相对方,包括打交道的对方当事人(或企业),也包括政府机关和各种组织,还包括代表这些机关组织的负责人和代理人,甚至还有实际利益相关人和幕后的“明白人”。律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哪些是真实意图,哪些是虚张声势或故作姿态。第三方,包括裁判机构和参与斡旋调解的各种主体。他们介入法律事务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有所不同,完成任务、案结事了是他们大数多情况下的追求,不要不切实际地期望他们能把每件案子都办成经典案例,如果确实有些疑难问题,就需要律师对法律的挖掘和对主办者的引导了。
 在裁判前的调解阶段,最能反映一个律师法律之外的功夫。因为调解中,法律不是最重要的,在各种关系中找一个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兵法上的贵胜不贵巧原则、制人而不制于人原则、造势借势原则、正合奇胜原则、避实击虚原则等等,都能用得上。
 二、比知法懂法更高的境界是:以法为度,决断进退得失。
 比知法懂法更高的境界是知道运用法律的利处,也知道法律可能带来的害处,做到趋利避害。常听到有些律师同仁抱怨说,遇到的老总不懂法,还不听律师的……。其实,老总就是老总,哪个老总也比律师聪明,律师的建议他明白得狠,为什么不听呢,因为对于老总来说,事有轻重缓急,阴阳明暗,光听律师的不行。律师考虑问题往往是合法的能做,不合法的不能做,老总考虑的是干这件事有多大利益,最坏能怎么样。举个例子说,有一个企业把某著名商业大片注册成了商标,并利用大片海报上的场景和名星进行宣传。从律师的角度看,肯定是侵犯了权的(剧中人物的有没有肖像权目前尚有争议,在此不展开讨论),但从老板的角度看,对方不来告自己就是失败的。很明显,老总要的不是合不合法以及法犯哪条,而是商业炒作的法律风险评估。
 法律是技术,不是目的,用得再精巧,法律还是法律,把握法律的尺度,把事情做好,才是老总的目的和意图。
 三、正确面对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
 企业要面对的风险,有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当然还有专业技术风险等),聪明的老总知道什么是需要律师拿方案的,什么是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正所谓君有君道,臣有臣术。比如对一个出现危机、摇摇欲坠的客户或债务人,是不是起诉,什么时候起诉才合适。律师可能考虑诉讼时效、抢先冻结财产等问题多一些。而老总可能还要考虑合作关系以及圈子内的影响。再比如,等案件诉讼完毕进入了执行程序,会遇到执行难的问题,执行难可能有法律上的原因,但更要反思以前商业上的决策,是不是在先前考察市场、项目、交易对象等就已经埋下了隐患。一个健康的企业对这些风险应有一定的预估能力和承受能力,而不是等案件执行不下去了再一味地埋怨法院效率低下或律师工作不利。
 律师与企业老总配合得好,需要长期磨合。律师对企业和所属行业了解的越透,提出的建议和方案越切合实际,越能避免法律和企业现状“两层皮”的现象,起码不至于临时抓律师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出资搞成借贷、错列当事人等。
 总之,律师是出谋划策的,老总是拍板定调的,分工配合、形成合力企业才能稳健经营、长足发展。
 2009年4月
                                                                              摘自法律顾问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